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语文 第五单元 散而不乱 气脉中贯 第22课 祭十二郎文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新人教版高中《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语文学案

高中语文 第五单元 散而不乱 气脉中贯 第22课 祭十二郎文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新人教版高中《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语文学案_第1页
1/10
高中语文 第五单元 散而不乱 气脉中贯 第22课 祭十二郎文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新人教版高中《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语文学案_第2页
2/10
高中语文 第五单元 散而不乱 气脉中贯 第22课 祭十二郎文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新人教版高中《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语文学案_第3页
3/10
第 22 课 祭十二郎文导学目标 1.归纳梳理文言文基础知识,通过反复诵读,体会本文抒发的骨肉之情和宦海人生的感慨。2.品味本文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语言。3.继承中国古代文化的优良传统,珍惜生命,关爱亲人。课内自主学习一 文化常识1.背景解读这是韩愈在贞元十九年(803)为悼念他的侄子老成而写的一篇“衔哀致诚”的祭文。韩愈三岁丧父,一直依靠兄嫂抚养。不久,哥哥又宦死于南方,寡嫂携带年幼的韩愈叔侄回到故乡河阳,艰难度日。韩愈和比自己小几岁的侄子情同手足。韩愈 25 岁中进士后便在朝廷和地方任职,而老成则一直羁留在南方,他们叔侄每隔数年才得相见一面。韩愈本以为彼此都还年轻,指望着将来生活稳定后,便接侄子来同住。没想到老成竟突然病死,他悲恸欲绝,为悼念老成写了这篇情真意切、感人至深的《祭十二郎文》。这篇文章被后人誉为“祭文中千古绝调”。十二郎,名老成,韩氏族中排行十二,故称十二郎。2.古文知识积累(考点)政区与官职(1)在唐代,官员官服的颜色因官位的高低而有所不同,高级官员一般是紫色或红色,故有“大紫大红”“红得发紫”等说法,官阶低的一般是青色或黑色,从《琵琶行》“司马青衫”可以看出,白居易当时的官阶比较低。(2)象笏是用象牙做的笏。笏是古代大臣上朝时用的手板,有事可以记在上面备忘。(3)“出”在古代一般是指京官到地方就任,如《琵琶行》中有“予出官二年”。二 古诗文基础1.字音识记① 闻汝丧之七日(sān ɡ )② 不省所怙(xǐn ɡ _hù)③ 归取其孥(nú) ④ 孰谓汝遽去吾(jù)⑤ 殒其生(yǔn) ⑥ 窆不临其穴(biǎn)⑦ 万乘之公相(shèn ɡ ) ⑧ 尚飨(xiǎn ɡ )2.通假字(1)远具时羞之奠(“ 羞”通“馐”,美味食物 )(2)皆不幸早世(“ 世”通“逝”,逝世 )(3)敛不凭其棺(“ 敛”通“殓”,给死人穿衣入棺 )3.词语解释(1)吾少孤孤:古人以幼年丧父为孤(2)及长,不省所怙 省:知道 怙:依靠(3)吾佐董丞相于汴州 佐:辅佐(4)汝不果来 果:成为事实,实现(5)舍汝而旅食京师 旅食:在外地谋生(6)而汝抱无涯之戚也 戚:忧伤(7)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 克:能 泽:恩泽(8)比得软脚病 比:近来(9)吊汝之孤与汝之乳母 吊:抚慰(10)终葬汝于先人之兆 兆:墓地(11)敛不凭其棺 凭:临,在近旁4.一词多义(1)省(2)诚(3)孤5.古今异义(1)明年,丞相薨古义:第二年今义:今年的下一年(2)将成家而致汝古义:安家今义:结婚(3)几何不从汝而死也古义:多少 ...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语文 第五单元 散而不乱 气脉中贯 第22课 祭十二郎文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新人教版高中《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语文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