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诗言志单元写作学案训练目标 学习掌握把古典诗歌改写成叙事类文章的写作技法。中国是一个诗歌的王国。从《诗经》到《楚辞》,从陶渊明到“建安七子”,从唐诗到宋词、元曲,高潮迭起,名家辈出,精彩纷呈,璀璨夺目。诗人们张目人间,寄情世外,漱涤万物,牢笼百态,人情物理,体察入微,或醉或醒,或执着或洒脱,或沉郁或飘逸,或振拔或淡远,风情万种,千古流芳。这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批判地吸收和创造性地继承这些精神养料,对于滋养性情、陶冶灵魂、重铸民族精神具有其他任何东西都无法替代的作用。培根说:“读诗使人灵秀。”诗歌以其深邃广博的思想内容、简约跳跃的语言形式、含蓄丰富的情感世界滋养人的品格情操,启发人的心灵智慧。诗歌改写更能在体味诗歌的意境中,创造性改写中提高语文素养。诗歌改写的关键在于“丰富诗歌已知的形象,填补诗歌的艺术空白”。改写的步骤是:确定故事→确定场面→再现情境→表达旨趣。,1.确定故事的操作方法便是根据诗歌提供的信息,结合作者的创作背景,确定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2.确定场面的方法是找出地点、主要活动。,3.再现情境的关键是根据已确定的场面,丰富诗歌的形象,填补诗歌的艺术空白。具体方法如下:1丰富并填补还原此时此地意象的方位、形状、色彩、声音、气味等。2丰富并填补此时此刻、此情此景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4.表达旨趣的方法主要有:1直抒胸臆;2借景抒情。技法指导1.请改写《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序:“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方法] 先找出诗歌中已知的形象和需要填补的艺术空白,然后运用联想和想象唤起曾经相似的体验去丰富和填补诗歌意境。[明确] 环境:已知意象——中秋深夜。需填补环境“空白”——超然台、风、露水、树木等。人物:已知人物形象——大醉、作词、思亲等。需填补人物“空白”——外貌、神情、心理等。[示例] 丰富并填补空白后的诗歌序改写为:又是一个中秋夜,城角的超然台上,欢饮达旦的朋友已经散去。喧嚣之后一切归于宁静,皓月当空,夜色如水。深蓝的天幕下除了树木就只有大醉的苏子临风而立,他不禁打了几个寒噤,怅惘、悲凄贮满了饱经沧桑的脸……浓重的秋露在夜风中轻轻拂过苏子的脸庞,撩起苏子无尽的愁绪:子由,我亲爱的弟弟,今夜,你在哪个庭院赏月?不是愚兄自请外放不与亲人团聚,实在是猥琐朝堂容不下愚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