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聊斋志异》——香玉、王六郎◎课文导读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鬼也不是鬼,怪也不是怪,牛鬼蛇神比正人君子更可爱。笑中有泪,乐中有哀;几分庄严,几分诙谐,几分玩笑,几分感慨。聊斋一夜潇潇雨,漠冷尘世两袖间。写尽天下虚幻事,花妖狐魅遣春温。《聊斋志异》堪称文言短篇小说的巅峰之作。《香玉》一文围绕香玉、绛雪与黄生的生生死死、悲欢离合的故事,塑造了热烈多情的香玉、善解人意的绛雪、对爱情至死不渝的黄生等形象,展示了爱情的美好。作者无情地鞭挞了封建礼教对青年男女的真挚爱情的禁锢和践踏,鼓励人们打破世俗束缚,追求美好幸福的生活。《王六郎》一文通过描写王六郎这样的正直高尚之鬼和许氏这样的下层劳动人民之间的真挚友情,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真挚友情的歌颂和向往。◎思路梳理香玉[国学知识诵读区]◎背名句1.庄子在《逍遥游》中用“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两句写出了宋荣子能够做到“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的原因。2.杜甫在《望岳》中表达不畏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的诗句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3.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花喻雪(或以春景写冬景)的两句诗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读经典经典: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老子》翻译:以“无为”的态度作为,以不生事的态度做事,以恬淡无味为滋味。大生于小,多起于少,用恩德来报答怨恨,从难事的容易处入手来解决它,从大事的细小处入手来完成它。天底下的难事一定产生于一件件容易的事,天底下的大事一定产生于一件件细小的事。赏析:这段话旨在阐发“无为而无不为”的道理,提醒人们做任何事情都是由小到大,由少至多,由易到难的,希望人们从客观实际情况出发,一旦条件成熟,水到渠成,事情也就做成了。这也是一种朴素辩证法的方法论,暗合着对立统一的法则,隐含着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的法则,也是老子的一种处世哲学。[课文助读预习区]◎作者简介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今山东淄博)人。清代文学家,短篇小说家。蒲松龄出身书香门第,自幼聪慧,学识渊博,19 岁即考得全县第一名,取秀才。但以后参加科举考试,屡考不中,尽管其学识名闻乡里,但追求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