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 课 登岳阳楼导学目标 1.通过反复诵读、联想、想象去置身诗境,通过意象联缀缘景明情。 2.了解杜甫的创作风格,并进一步探究中国古典诗歌的不同风格。课内自主学习一 文化常识1.诗歌背景767 年,杜甫 57 岁,距生命的终结仅有两年,当时诗人处境艰难,凄苦不堪,年老体衰,疾病缠身,靠饮药维持生命。768 年,当时杜甫沿江由江陵、公安一路漂泊,来到岳州(今属湖南),登上神往已久的岳阳楼,凭轩远眺,感慨万千,于是在岳阳写下《登岳阳楼》《泊岳阳城下》和《陪裴使君登岳阳楼》。2.古文知识积累(1)畿辅:畿,指京畿;辅,三辅。国都所在的地方,泛指京城附近地区。(2)尚方剑:俗称“尚方宝剑”,皇帝用来封赐大臣的剑,表示授权,可以便宜行事。(3)文士:知书能文之士,泛指文人,读书人。科举制度为底层贫寒文士入仕治国提供了重要途径。(4)“振恤”,即赈济与抚恤,即面对灾荒来袭时,各级政府和民间做的相应的反应和对策。(5)彗星袭月:彗星俗称扫把星,彗星袭月即彗星的光芒扫过月亮,按迷信的说法是重大灾难的征兆。(6)运交华盖:华盖,星座名,共十六星,在五帝座上,今属仙后座,其形如宝盖之状 。旧时迷信的人以为人的命运中犯了华盖运,运气就不好。二 古诗文基础1.字音识记① 坼(chè) ② 轩(xuān)③ 涕泗(tì_sì)2.古今异义亲朋无一字古义:此指书信今义:文字,字体,书法作品,等等。3.词类活用吴楚东南坼(方位名词作状语,在东南)4.特殊句式省略句① 吴楚东南坼(“ 吴楚”前省略主语“洞庭水” )② 乾坤日夜浮(“ 浮”字后省略“于其上” )5.默写填空(1)杜甫在《登岳阳楼》中由个人身世转写国事危难,感伤涕零的诗句是:“ ”。(2)说到洞庭湖,我们都会想起唐诗中写得最好的两个名句:一是孟浩然的“ ”,出自《临洞庭湖赠张丞相》,一是“ ”,出自杜甫的《登岳阳楼》。他们都以大胸襟、大手笔,写出了洞庭湖的大气象、大气魄。答案 (1)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2)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课内文本探究一|文脉梳理二|文本探究1.“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一句中“坼”和“浮”有何妙处?[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我的答案: 提示:一“坼”一“浮”,把洞庭湖的气象描绘得壮阔而又生动。“坼”字,诗人写得有力,仿佛洞庭水把吴、楚两地的广袤区域冲开、分裂,显示出洞庭湖的磅礴气势。“浮”字,具有十分鲜明的动态感,洞庭湖几乎包容了整个天地万物,并且主宰着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