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说“一”不“二”——避免歧义学习重点 1.了解如何辨析和分析语句歧义。2.学会消解语句歧义的方法。3.在语言表达中避免歧义。阅读引子部分,思考:一个句子产生多个意义的原因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原因有二:一是断句造成的差别,二是句子中的某个词本身就有多个理解。因此造成句子有歧义。如课文中的“一边”既可指“一边”又可指“两边”。阅读课堂活动部分,思考:造成这些歧义句的原因是什么?应如何消除?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造成这些歧义句的原因:① 词语的多义性造成的歧义句。比如标题“贺顺顺:我和凌峰挺好的”,其中的“和”“好”就是多义词。“好”的一个意思是“状况好(包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等)”;还有一个意思是“友好,要好,关系亲密(特指朋友、恋人或夫妻间有亲密的关系)”。这句话中两个意思都说得通。而“好”作“友好、要好”讲时,“和”既可以看做连词,又可以看做介词。所以这个句子产生了歧义。再如标题“新生市场苦熬淡季”,其中的“生”也是一个多义词(多义构词成分):一个意思是“学生”,所以“新生”可以是定中偏正词组“新学生(的市场)”的意思;另一个意思则是“产生”,所以“新生”可以是状中偏正词组“新产生(的市场)”的意思。又如标题“两代教授,人格不同”,其中的“代”也可以有两种理解:一个意思是“辈分、时代”,此时“两代教授”可理解为“两个时代(辈分)的教授”;另一个意思是“代理”,此时“两代教授”可以理解为“两位代理教授”。当然这类歧义在结构上也有两种分析结果,即“两代/教授”或“两/代教授”。② 结构的多样性造成的歧义句。比如标题“台大学生上网成瘾如患绝症”,是结构层次不同造成的歧义。“台大学生”可理解为“台/大学生”(台湾的大学生)或“台大/学生”(台湾大学的学生)。再如标题“专家总经理成了被告人”,是结构关系不同造成的歧义。“专家总经理”可以有两种理解:一种是并列词组,意思是“专家和总经理”;另一种是定中偏正词组,“专家”是修饰“总经理”的,意思是“有专家身份的总经理”。又如标题“朝鲜十年走近国际社会一步”,是本身表意不明造成的歧义。这个标题一种意思是说“朝鲜每十年就向国际社会走近一步”,另一种意思是说“朝鲜最近十年间向国际社会走近了一步”。标题“电监会设立六区域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