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四两拨千斤”——虚词学习重点 1.掌握虚词的分类及特点。2.学会正确运用虚词。阅读引子部分,思考:在汉语表达中,虚词有何作用?答:答案 虚词在汉语表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人的思想感情往往复杂、细腻、变化无常,要准确表达人、事、物、情就离不开虚词。就表达效果来说,实词固然十分重要,但在有些时候,离开虚词是难以作准确而传神的描述的,虚词有着实词无法替代的作用。阅读课堂活动“形形色色的‘的’”,思考:“的”“得”“地”在用法上有何区别?活动最后的几个词组应如何处理?答:答案 助词“的”“地”“得”的读音相同、性质相近,但用法上有差别。“得”用在动词、形容词后,表示后面是补语。“地”用在形容词、副词之后,表示前面是状语。“的”的用法除结构上作为定语的标志外,还可与动词结合,表示判断或有指代作用,如:是很好的(表判断),干什么的(指人)。另外“的”还是语气词,起肯定或强调的作用。活动中提到的几组词语,中间不可加“的”的有:“师范学校”“天平不准”。可以加“的”的有:(1)候补(的)党员;(3)生活(的)习惯;(4)夜晚记(的)日记;(6)抓破了(的)鼻子。添加“的”字后,有的意义没有变化,如(1)(3),有的意义发生了改变,如(4)(6)。1.什么是虚词?汉语中的虚词主要有哪几类?答:答案 虚词是不表示实在意义并且一般不做词组和句子成分的一类词。汉语的虚词分类:副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虚词一般不表示实在的意义,但就语法意义而言,虚词有着重要的作用。如“把”“被”一个表主动,一个表被动,差别就很大。一个词有时兼有多种词性。如“跟”,可以是连词,表“谁和谁”怎样,不分先后,但在“我在跟他讲话”一句中,“跟”就是介词,表动作的对象。2.各类虚词的含义分别是什么?答:答案 (1)副词:修饰或限制动词、形容词,表示范围、程度等,而不能修饰或限制名词的词。如:都、只、再三、屡次、很、更、越、也、还、不、竟然、居然。(2)介词: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的前边,合起来表示方向、对象等的词。如:从、自、往、朝、在、当(方向、处所或时间),把、对、为(对象或目的),以、按照(方式),比、跟、同(比较),被、叫、让(被动)。(3)连词:连接词、词组或句子的词。如:和、与、而且、但是、因为、如果、只要。(4)助词:独立性最差、意义最不实在的一种特殊的虚词,包括结构助词,如“的、地、得、所”;时态助词,如“了、着、过”;语气助词,如“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