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考研教育学的真题解析 第一题:因材施教是否违反了教育公平。辨析题比较难,因为明显是超纲题,因材施教是教学原则,教育公平是教育的目的,这两方面内容在考纲没有涉及到,从这一点来看比较难。那么如何答辨析题? 第一,对命题推断;第二答出命题的相关概念;第三相应作出阐述。这个命题的答案是因材施教并不违反教育公平,首先要做出一个推断,可能很多同学在答这个题的时候绝大多数是蒙的,因为听过因材施教也听过教育公平,从来没有想过两者之间的关系,也不会联系在一起,因此推断对的同学不多。另外因材施教的概念要写出一些,可能对自己语言表述要求要高一些,因材施教主要指老师针对学生实际情况、个别差异与个性特点出发,有的放矢、有区别地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进展。 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虽然考纲中没有,但是我们的指定参考书教材中有,但事实是复习的时候,大家非常喜爱做减法,对教材做减法。对教材有、考纲中没有的就会全部去除,假如真正考了大家很难复习到,因材施教就是其中一部分,但也不可能完全答不上一句话。对教育公平没有任何涉及,或仅仅看两眼参考书肯定答不数来,教育公平是社会教育表现,对于教育公平讨论了很久,从古希腊时期就存在,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对教育公平内涵的理解有差异,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教育公平划分: 第一,教育起点公平。这方面各个国家通过法律都有保障,通过义务教育法保障每个人都有接受教育的义务和权利,能够保证起点公平。 第二,过程公平。所谓过程公平主要是在教育当中,教育者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最大限度促进学生进展,这是我们所说的因材施教。 第三,结果公平。主要指学生接受完教育后,能够达到符合自己智力,或者自己智力达到教育高度,这是结果公平。也就是教育质量是相同的,不会存在重点校和城乡差别,不会存在地域区别。还有根据老师是否认识到学生存在差异性特点,可以分为同质和异质,异质指老师教学当中认为学生存在差异,老师根据学生差异进行相关的教学,这是因材施教。 2024 年经合组织对成员国制定教育政策提出教育指导,提出教育公平的问题,他所说教育公平包括:第一,公正,他说公正是一个人不会因为家庭出生的原因、性别原因、更不会因种族肤色的原因,而影响你能力达到的教育高度;第二,全纳,主要指国家通过教育法的形式,保证所有人都有接受最基本教育条件和水平的权利,这是我们所要强调的。全纳推动了义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