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古诗词鉴赏多功能答题模式[诗歌形象类]类型一 意象赏析类[常见设问方式]1.诗(词)中运用了哪些意象?结合全诗(词)分析意象在全诗中的作用。2.结合诗歌分析某一意象在两首诗(词)中的作用是否相同。[答题步骤]① 找准意象,然后加以描述;② 概括意象特点及作用;③ 分析揭示意象中蕴含的诗人的情感。[答题模板] 本诗(词)用……的意象,渲染了……的氛围,……(术语概括作用)地表现了诗(词)人……的感情。[典题印证]鹧 鸪 天[宋]晏几道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 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问:词人为何写杜鹃的啼叫声?参考答案:诗人用杜鹃的意象,仿佛令人感觉到它哀切的啼声,渲染了悲伤的氛围,委婉含蓄地表现了诗人流落天涯,有家难归的悲伤之情。类型二 意境品味类[常见设问方式]1.这首诗(词)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有什么作用?2.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题步骤]① 解说相关诗句;② 概括意境特点及作用;③ 分析意境中蕴含的诗人的情感。[答题模板]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的画面,营造了一种……的氛围(意境)表现了诗人……的感情。[典题印证]十五夜望月王 建中庭地白栖树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问: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参考答案:诗人描绘了一幅中秋月夜图,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了一层霜雪,院中树上的乌鸦停止了聒噪,在这万籁俱寂的时刻,秋露轻盈无迹,打湿了庭中的桂花。这是一幅宁静伤感的画面,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现得非常委婉动人。抒发了诗人望月情怀的乡愁。类型三 人物形象类[常见设问方式]1.试赏析诗(词)中××形象。2.试结合××句,赏析××形象。3.诗(词)中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试加以概括分析。[答题步骤]① 找:找到诗(词)人描绘的形象的有关诗句;② 析:分析形象的基本含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③ 联:结合诗歌主旨分析诗人为什么要描绘这一形象;④ 明:指出描绘形象的作用或效果。[答题模板]本诗(词)通过……,塑造了一个……的形象。[典题印证]访 隐 者[宋]郭祥正[注] ①坞:山坳。②山翁:此处指隐者。结合第三、四句,赏析“隐者”的形象。参考答案:通过描写隐者独饮自己酿造的酒,足不出户,门外落花满地,无人造访、无人洒扫的隐居生活,表现了隐者避世脱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