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历史争论的回顾读《刘少奇选集》下卷首次发表的三篇手稿 《刘少奇选集》下卷收入了建国以来党和国家关于全局的重大决策的一系列历史文献。它们是由少奇同志代表中央在党和国家的重要会议上加以宣布和说明的。阅读这些文献,就在主线的轮廓上追踪了那个历史阶段我们党和人民前进的步伐。 《刘少奇选集》下卷还收入了一大批讲话记录稿。这些都是党、某些部门工作的基本方针和重大政策,由少奇同志代表中央加以指导来确定和阐明的。阅读这些文献,对于了解这些部门方针政策的历史发展,很有价值。其中许多是首次公布,从提供新发表的文献这个角度讲,也很有价值。 我们这篇文章,只准备介绍《刘选》下卷中一九五一年写的三篇文稿。这是因为,这三篇都是手稿(不是讲话记录稿),都是首次发表,从文献的角度讲十分珍贵;同时,围绕这些手稿所论述的问题,曾经发生过重要的争论,有些手稿正是由于争论而被搁置起来。现在来读这些手稿,回顾所涉及的争论,饶有理论的和历史的兴趣。 工会问题和两类矛盾 这三篇手稿中,理论价值最高、使人最感兴趣的,是《国营工厂内部的矛盾和工会工作的基本任务》这一篇。它大约写于一九五一年五、六月间,是读邓子恢《在中南总工会筹委扩大会上的报告》(发表在一九五 0 年七月三十日《长江日报》上)和高岗《论公营工厂中行政与工会立场的一致性》(写成于一九五一年四月)这两篇文章所写的长篇笔记。高文针对邓文提出批评,摆开了关于工会工作的分歧和争论。少奇同志的笔记,力图分析和解决这一分歧。由于它把争论问题提到哲学的高度,从分析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下的社会矛盾入手来讨论工会工作,因此它不仅是中国工运史、工会史上的重要文献,而且是社会主义社会人民内部矛盾学说史上的重要文献。 邓文的基本观点是:公营企业中的工会工作者与企业行政管理人员、政府工作人员之间 ,在“基本立场”一致即双方都是为国家、同时也是为工人自己的利益服务这样的前提下,在“具体立场”上仍有所区别。他们各自的工作岗位、任务不同。即使在公营工厂中,工会仍有“代表工人的利益”、“保护工人群众日常切身利益”的基本任务,而不能脱离这个基本任务,形成为“厂方的附属品”。当厂方某些规定或措施对工人不利时,工会工作者就应该反映工人的意见,同厂方商量修改完善。 邓文是由当时工会工作中已经出现脱离工人群众这种情况出发的。在这以前,关于公营工厂没有阶级对抗和剥削、工人和工会应该用主人翁态度而不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