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语文 裴多菲与鲁迅——连接中匈文化的桥梁素材 人教版第一册

高中语文 裴多菲与鲁迅——连接中匈文化的桥梁素材 人教版第一册_第1页
1/3
高中语文 裴多菲与鲁迅——连接中匈文化的桥梁素材 人教版第一册_第2页
2/3
高中语文 裴多菲与鲁迅——连接中匈文化的桥梁素材 人教版第一册_第3页
3/3
裴多菲与鲁迅——连接中匈文化的桥梁 27日下午2点半,北京阜内大街宫门口的鲁迅博物馆里,正在中国访问的匈牙利政府总理迈杰西和中国文化部长孙家正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为匈牙利大诗人裴多菲的铜像揭幕在场的匈牙利贵宾、外交官和中方人士都为这一对两国文化交流和人民友谊有着重要意义的事件热烈鼓掌,也被这两位伟大作家、诗人的高贵品质和人格魅力而深深感动。据介绍在外国文艺家中,除了上海有俄罗斯大诗人普希金的铜像外,裴多菲的铜像在中国是第二座。 白莽:诗作的译者 在鲁迅博物馆里,至今仍珍藏着一本价值连城的书————德文版的《裴多菲诗选》这本书的第18页德文左侧,用钢笔写着裴多菲的《自由 爱情》诗的中文译文: 生命诚可贵, 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 二者皆可抛! 在中国,但凡有中学文化水平的人都会背诵这首诗。亿万人了解一首外国诗,这是裴多菲和他祖国的殊荣。可是,又有多少人知道,为了这首诗的真谛,诗人和这一版本的中文译者都献出了年轻的生命。这本书的主人就是诗的中文译者白莽,上世纪30年代的著名诗人、后被国民党杀害的左联成员。此书后来又被鲁迅先生收藏。 白莽,即殷夫,1909年生于浙江省象山县乡下。他极其聪明,9岁能看小说,13岁赋诗,18岁进同济大学学习,英文、德文都学得很好。两年后辍学,专心从事青工运动白莽开始认真创作是在1928年,尤其是写诗,此时他思想日趋深刻,技巧渐臻完善。白莽对裴多菲的诗和事迹深为推崇。1929年,他从德文译出了一位奥地利人写的裴多菲传。他把裴多菲传寄给鲁迅编辑的《奔流》杂志,鲁迅去信要原文,原文载在诗集前面邮寄不便,白莽便亲自将德文版的《裴多菲诗集》送去。 1931年2月7日深夜,在“禁锢得比罐头还严”的中国,5位著名的青年作家、左联成员,同其他18位革命志士一起,被枪杀在上海龙华的一片荒场上,有的身上竟中了十弹,被害者中就有白莽,当时他只有22岁! 鲁迅:作品的传播者 把裴多菲的作品介绍到中国来,首推鲁迅先生,他亲自写过裴多菲传,译过他的7首诗,在文章中多处引用他的话,称他为“诗人和英雄”。早在1907年,鲁迅就把他同拜伦、雪莱、普希金等大诗人相提并论,介绍给中国读者。 鲁迅青年时就喜欢裴多菲的诗作,曾特地托书店从德国买来他的散文和诗集的德译本,打算译成中文。他认识白莽后,将他珍藏多年的这两本书托柔石亲自送给白莽,并说收到白莽译的裴多菲传时,很引起他青...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语文 裴多菲与鲁迅——连接中匈文化的桥梁素材 人教版第一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