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 课 与高司谏书本课话题——正 直一、从课本中积累欧阳修坦言自己从朋友那里对高司谏的了解,是“正直有学问,君子人也”。在这里,作者提出自己疑惑的论据,“夫正直者不可屈曲,有学问者必能辨是非”。而身居其位的高司谏,却“俯仰默默,无异众人”,岂可不疑?作者在书信里直陈其言,毫无遮掩矫饰言辞之犀利,语锋之尖锐,充分表现出一个正直知识分子情义激愤的慨然之态。二、从历史中积累海瑞是明朝中后期出现的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清官,是倾力反对贪官污吏的政治实干家,是敢于冒死骂皇帝荒淫无道的忠勇之臣,是为腐败官场所不容的刚直不阿的坚贞之士,是深受黎民百姓爱戴的“海青天”,是被史家誉称为“古今一真男子”的正直的楷模。海瑞在福建省南平县任了将近四年的县学教谕,虽屡屡冒犯上司,但由于其为人正直,业绩斐然,深得一些正派官员的交相推荐,嘉靖三十七年海瑞终于得到京师吏部的垂青,被委以浙江淳安知县一职,这一年海瑞已经四十六岁了。在海瑞上任之前,淳安县的风气之颓废治理之混乱出乎海瑞的意料。海瑞到淳安上任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革除县府各官的“常例”(所谓的“常例”,是明朝中后期各级官吏敲诈勒索下级官员和黎民百姓的一种较为文雅的叫法,即官吏们为了应付各种排场开销和交际应酬之需,想出各种名目向下摊派),此事于民有百益而无一害,但却把所有的同僚全都得罪了。众官除了俸薪外丝毫不敢侵占一厘民脂民膏,他们都过上了清贫的日子。不少官吏也学着像海瑞一样,督促自己的家人或织布,或垦田,以作日常周济之需。三、从生活中积累良好的品格是人性美的最高表现,它是社会进步的原动力。正直的品格不需要多少特殊的举动,它表现在人的日常行为里。有一位年轻护士,她第一次担任责任护士,并且是做一位赫赫有名的外科专家的助手。复杂而艰苦的手术从清晨进行到黄昏,眼看患者的伤口即将缝合,护士突然严肃地盯着外科专家说:“大夫,我们用的 12 块纱布,您只取出了11 块。”专家断言道:“我已经都取出来了。手术已经进行一整天了,立刻开始缝合伤口。”护士高声抗议:“不,不行!我记得清清楚楚,手术中我们用了 12 块纱布。”外科专家不理睬她,命令说:“听我的,准备——缝合!”女护士毫不示弱,她几乎大声叫起来:“您是医生,您不能这样做!”直到这时,外科专家冷漠的脸上才浮现出欣慰的笑容他举起左手手心里握着的第 12 块纱布,向所有人宣布:“她是我最合格的助手!”四、从名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