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14.漫话清高禅宗要义素材 新人教版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14.漫话清高禅宗要义素材 新人教版_第1页
1/1
禅宗要义禅宗要义: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概括的说,禅境就是“无念”。 “羚羊挂角”是禅师经常用的一个典故。传说羚羊夜宿时,把角挂在树上,脚不着地面,猎狗无踪迹可寻,因此能保证自己的安全。(无迹可寻,无踪可觅,即了无踪影)在禅宗史上赫赫有名的“拈花微笑”的公案中,有释迦牟尼对僧众们的一段教诲:“吾有正眼法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注:公案:本来是指官府司法断案的典型案例。禅宗把这个术语借用了去,以祖师大德的言论行动为案例,作为判断宗门内是非对错的标准,这类案例就是禅宗公案。)禅与书法: 禅宗有句脍炙人口的名言是:“青青翠竹,尽是真如;郁郁黄花,无非般若。”这里面传达的意思是:不论是学书还是学禅,关键是要“心通”,心通则百通,心不通则既学不好书也学不好禅。 董其昌说:“淡之玄味,必由天骨。”“淡乃天骨带来,非学可及。”清代书法家傅山也提出,书法的最高境界是“天”。这里所谓的“天”是指个性的自然流露,天然神运。这与禅境的“见性”说本质上是相通的。禅者的最高境界是认识自心、自性,书者的最高境界则是在书法创作中能实现心性的表露;书者心志淡泊,其作品必然会古拙简淡,没有矫柔造作的成份,正所谓“书为心画”。董其昌曾深受禅宗思想的影响,他的书法艺术思想很多就源于禅学;同时董其昌又深喜老庄,认定老庄与禅宗之间具有亲缘关系 (孟子 与禅 宗之间 更 具有亲缘关系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正大刚直之气” ,此种道德力量,纯系由内心的修悟而成)因此他常以老子《道德经》的“虚一而静”、“恬淡无为”等道家思想和禅学“泯除对立,平等不二”、“无障无碍,无念无往”的空寂思想,来作为自己书学的理论基础,因此他主张书法的最高境界为“古淡”的观点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了。 记不清是哪位禅师对悟后的心理体验作过这样的描述:一个人没有学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初学时,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待顿悟时,见山又是山,见水又是水。这句话里面包括了很深刻的哲理,可以用传为苏轼所作的《庐山烟雨》作为佐证:“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到得还来无别事,庐山烟雨浙江潮。”这首诗以庐山烟雨和钱塘海潮作比喻,描绘了体认禅道的心态。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14.漫话清高禅宗要义素材 新人教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