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之《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学案(1)粤教版必修3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之《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学案(1)粤教版必修3_第1页
1/6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之《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学案(1)粤教版必修3_第2页
2/6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之《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学案(1)粤教版必修3_第3页
3/6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学习目标】1、掌握辛弃疾的生平和其词作的特点。2、掌握典故在词中运用的深层含义。3、探讨作者的爱国热情是如何一步步展现的。(学习重点)4、情感教育在于熏陶学生的爱国热情。【学法建议】1、本课又是一篇怀古词作。由于前面刚刚学过这类词一篇,对于怀古词的写作特色和手法,学生已经很清楚了,故这课的学习主要是以学生自学为主。2、学习重点放在那些典故上,理解作者运用它们的真正用意。学习本课必须和历史紧密挂钩,对南宋偏安王朝特定的背景,当时主战派、冒险派的做法都要有必要了解。3、相关的知识进行必要的延伸,用发散性思维来完成本课的学习任务。学生在凝重中明白词人的爱国之心、报国之情,从而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课前预习】 课前分小组查找辛弃疾的生平事迹、写作背景和本词中一些典故的来历,并进行交流分享。1、作者简介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山东已为金兵所占。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任职期间,采取积极措施,招集流亡,训练军队,奖励耕战,打击贪污豪强,注意安定民生。一生坚决主张抗金。在《美芹十论》等奏疏中,具体分析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要求加强作战准备,鼓励士气,以恢复中原。他所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主和派的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江西上饶、铅山一带。晚年韩侂胄当政,一度起用,不久病卒。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为“苏辛”。但部分作品也流露出抱负不能实现而产生的消极情绪。著有《稼轩长短句》。 2、资料链接(1)写作背景:1161 年,金国大举南犯,21 岁的辛弃疾率群众 2000 多人在家乡起义,加入以耿京为首的农民抗金义军,担任“掌书记”职务。在起义军的几个月里,他表现出非凡的勇敢和坚定,辛弃疾到了南方,耿京的起义军已经失败,他便留在南京。从此以后,他继续坚持主战,用他饱含爱国主义激情的词和文章,宣传北伐抗金,收复中原统一全国的主张。但是,以赵构为首的赵家王朝偏安江南,在临安过着游宴玩乐歌舞升平的生活,对金屈辱求和。他们对起义军也一直害怕。辛弃疾渡江之后,首先被解除了武装,后来才被派往江阴作签判,...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之《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学案(1)粤教版必修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