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神初振”的初唐诗隋唐帝国的建立,结束了南北分裂的局面。南北文化的交融为诗歌艺术的发展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机。初唐前期,诗歌创作仍受齐梁诗风的影响,以绮靡婉媚的诗风为主。初唐后期,随着“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登上诗坛,诗歌创作突破了宫廷诗风的格局。他们的诗歌情思浓郁,气势壮大,冲破了唐宫廷诗的束缚,给诗歌注入了新的生命力,把诗歌从宫廷移到了市井,从台阁移到了江山和塞漠,诸如离别、怀乡、边塞、市井生活、山川景物等,都成了他们歌咏的对象,使诗歌有了充实的社会内容和真实的感情。“初唐四杰”的诗虽然还没有完全摆脱六朝诗风的影响,但他们对诗歌的内容和形式都做了初步的革新,改变了唐诗的面貌,推动了诗歌的发展,开启了“盛唐之音”。他们之后的陈子昂则是唐诗发展进程中里程碑式的人物,他以复古求创新,主张诗歌要有风骨兴寄,抒情应刚健飞动,从理论和实践上给诗歌注入了新鲜的血液。“风神初振”的初唐诗为诗的“盛唐”奠定了基础。本专题选取了初唐诗歌中具有代表性的五首,其中《春江花月夜》一篇是本专题的重点和难点,注意体会诗歌中所传达出来的作者对宇宙和人生的思考。《滕王阁》表达了作者面对永恒的存在所发出的人世沧桑之感。《从军行》表达了作者昂扬蓬勃、奋发豪迈的情感。古诗词常见的战争类意象1.投笔《后汉书》记载:班超家境贫寒,靠为官府抄写文书来生活。他曾投笔感叹,要效法傅介子、张骞立功边境,取爵封侯。后来“投笔”就指弃文从武。如辛弃疾词《水调歌头》:“莫学班超投笔,纵得封侯万里,憔悴老边州。”2.长城《南史》记载:檀道济是南朝宋的大臣,权力很大,受到君臣猜忌。后来宋文帝借机杀他时,檀道济大怒道:“乃坏汝万里长城!”这里是指宋文帝杀害将领,瓦解自己的军队。后来就用“万里长城”指守边的将领。如陆游诗《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3.楼兰“楼兰”是西域古国名,“破(斩)楼兰”指建功立业。如王昌龄诗《从军行》:“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4.柳营“柳营”指军营。《史记》记载:汉文帝时,汉军分扎霸上、棘门、细柳,以备匈奴。细柳营主将为周亚夫,他的军营纪律严明,军容整齐,连文帝及随从也得经周亚夫许可,才可入营,文帝极为赞赏。后多用“柳营”称纪律严明的军营。如王维诗《观猎》:“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5.请缨汉武帝派年轻的近臣终军到南越劝说南越王归顺汉朝。终军主动请求说:“请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