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虎掷”的稼轩词宋南渡以后,时代巨变,悲壮慷慨的高亢之调,应运发展,蔚然成风。作为宋词创作中取得最高成就的作家,辛弃疾最大限度地开拓了词的境界:在内容上,辛词包罗万象,如万花竞春,尤以气入词,充满了狂放精神;在表现方式上,以文为词,用以抒情,用以咏物,用以说理,进一步解放了词体;语言上,熔铸百家,为我所用,五光十色,光怪陆离;风格上,亦刚亦柔,亦庄亦谐。辛弃疾,成为创作豪放词的一代巨擘和领袖。本专题所选的四首词,充分体现了辛词的创作特色。《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抒发了爱国志士和广大人民群众恢复中原的意志和决心,表达了对南宋主和派的愤恨和抗金不遂、恢复大业不成的深悲剧痛;《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是词人登临赏心亭而触景生情之作,抒发了自己年华虚度、壮志空怀的无奈与悲痛;《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表达了自己甘受寂寞,不愿与主和派同流合污的思想品格;《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运用对比手法,渲染了一个“愁”字,表达了国势衰微、报国无门的悲愤和愁怨。 [学生用书 P93]鉴赏古诗词中的“诗眼”和句法中国古代诗人很重视炼字,往往“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他们主要是锤炼诗句中最关键的一个字,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使句中有“眼”,称之为“诗眼”。1.从诗句内容上鉴赏诗眼例:身轻一鸟过,枪疾万人呼。此为杜甫《送蔡都尉诗》中的一句,原本是虞世南的“横空一鸟度,照水百花燃”。从全诗看,杜甫所写诗句是赞美蔡希鲁的武艺高强的。上句讲他善于腾跃的轻身功夫,跳得又高、又快、又轻,像一只鸟飞过那样毫无声息。“过”虽然是一个平常的字,却是此联的诗眼。它把蔡希鲁的高超本领写出来了。据说有一个残本,“身轻一鸟”后边的字漫灭难辨,有人说是“疾”字,有人说是“落”字,有人说是“起”字,有人说是“下”字,还有人说是“度”字,等等。待找到一个善本后发现,原来是个“过”字,大家遂叹赏诚服,以为无一字可替代。分析起来,“过”字主要指快捷,“落”“起”“下”,重在指动作的开始或结束,杜甫的诗句显然不是讲他纵跳的开始或结束,所以用这些字皆不够恰当。再把“横空一鸟度”与“身轻一鸟过”这具有渊源关系的二句加以比较,就觉得“过”字是对“度”字的一个发展,一个创造。2.从词性上鉴赏诗眼古诗词中的诗眼,以动词为多。因此古诗词中的炼字,特别重视对动词的推敲、提炼。如果是名词或形容词,则往往改变词性,活用词语。或把名词用作动词,或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