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语文《寂寞》赏析指导素材 新人教版选修

高中语文《寂寞》赏析指导素材 新人教版选修_第1页
1/2
高中语文《寂寞》赏析指导素材 新人教版选修_第2页
2/2
寂寞(赏析指导)本篇文章选自《瓦尔登湖》。英文篇名原为“Solitude”,徐迟译为“寂寞”,还有译为“独处”或“孤独”的。“独处”侧重生活状态,“寂寞”和“孤独”则重在心灵体验。1845 年,梭罗曾只身一人来到康科德附近森林里的瓦尔登湖畔,盖起一座小木屋,开荒种田,自力更生,过了两年多的隐居生活。方圆一英里之内也就他一个人,自然而然,我们也会有这样的想法:“他在那儿住着,一定很寂寞。”这篇文章的立意就在于此,无论是“独处”还是“寂寞”,都是梭罗所要深入探讨的。梭罗真的“寂寞”吗?他认为自己“并不寂寞”:我并不比湖中高声大笑的潜水鸟更孤独,我并不比瓦尔登湖更寂寞……我并不比一朵毛蕊或牧场上的一朵蒲公英寂寞;我不比一张豆叶,一枝酢酱草,或一只马蝇,或一只大黄蜂更孤独。我不比密尔溪,或一只风信鸡,或北极星,或南风更寂寞;我不比四月的雨或正月的融雪,或新屋中的第一只蜘蛛更孤独。有这么多的自然事物与他相伴,他感到找到了“最甜蜜温柔、最天真和最鼓舞人的伴侣”。因此,世人看来孤独寂寞的事,梭罗却认为“在大自然里以奇异的自由姿态来去,成为她自己的一部分”,是“每个毛孔都浸润着喜悦”的事情。于是,他明确地宣告“我爱孤独”,“觉得寂寞是有益于健康的”,“没有碰到比寂寞更好的同伴了”。再说,“寂寞”是一种心理状态,根本“不能以一个人离开他的同伴的里数来计算”,他认为“德不孤,必有邻”。梭罗所谓的“德”,是超验主义的自然观。在他看来,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是平等的,人也是自然的一员。这样,自然界事物也就成了人类最为亲近、最接近于“我的血统”的“同类”。在他眼里,“每一支小小松针都富有同情心地胀大起来,成了我的朋友”。所以,“寂寞得跟生活在大草原上一样”的瓦尔登湖畔的林中生活,是一个完全属于他的“自己的世界”,这个世界的核心是“从没有被任何人类的邻舍污染过的”。生活在这样一个环境里,便不会使“单纯而勇敢的人产生庸俗的伤感”,也不会有什么“病态的想像力”,只要清醒,便会“欣喜若狂”。他眼中的自然,不仅是与人平等相待的朋友,而且还是“创造一切的力量”,是“靠近我们的宇宙法则”。这与我国道家哲学有相通之处,《老子》中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也是把“自然”理解成万物的本原和法则。而他把自然万物作为朋友的思想,与我国古人的“侣鱼虾而友麋鹿”也是一致的。理解了这一点,我们也就理解了他为什么说“大部...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语文《寂寞》赏析指导素材 新人教版选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章天下+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各种文档应有尽有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