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词二首》用赞美“教训”你在非洲的巴贝姆巴族中,至今依然保持着一种古老的生活仪式。当族里的某个人因为行为有失检点而犯了错误的时候,族长便会让犯了错误的人站在村落的中央,公开亮相,以示惩戒。每当这时,整个部落的人都会放下手中的工作,从四面八方赶来,将这个犯错的人团团围住,用赞美来“教训”他。围上来的人们,会自动分出长幼,然后从最年长的人开始发言,依次告诉这个犯错的人,他今生曾经为整个部落做过哪些好事。每个族人都必须将犯错人的优点和善行,用真诚的语言叙述一遍。叙述时既不能夸大事实,也不允许出言不逊,而且不能重复别人已经说过的赞美。整个赞美的仪式,要持续到所有族人都将正面的评语说完为止。巴贝姆巴族人是智慧的,他们对待犯错人的态度是“尽管你犯了错,有了缺点,但我们依然爱护你,关心你,接纳你。既然你曾为整个部落做过那么多的好事、善事,有着那么多的优点,那么,请你认真地反思,然后心悦诚服地改正自己的错误。我们整个部落的人都坚信:你一定具备改过向善的信心与能力。微感言: 国尚农,则守旧日愚;国尚工,则日新日智。——康有为 赏读:一个国家只崇尚农业(囿于小农经济)就必然守旧、不开化;如果一个国家提倡工业(重视现代化科学技术),就会天天创新,天天增加智慧。 立德、立功、立言、立节,谓之四不朽。——《魏源集》 赏读:(一个人一生中应该)树立德行,立下功劳,说出名言,树立高洁的节操。这就叫做四项不朽的事。 须是表里皆实,无毫虚伪,然后有以为进德之地,德方日新矣。——《朱子语类》 赏读:(一个人)必须里面(心中)和外面(形象)都实实在在,没有丝毫虚伪,然后才能有不断培养自己良好道德的基础,自己的道德水平才能天天提高。 处事之要: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朱子大全》 赏读:处理事情的要点是:端正正确的主张,不谋私利;阐明其中的道理,而不要多想什么功勋。一、作者视窗柳永(约 987 年-约 1053 年),北宋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字耆卿,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排1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很广,对宋词的发展有一定影响。作品仅《乐章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