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语文《相信未来》学案1 苏教版必修1

高中语文《相信未来》学案1 苏教版必修1_第1页
1/2
高中语文《相信未来》学案1 苏教版必修1_第2页
2/2
相信未来学习目标定位: 1、 进一步学习诗歌的诵读,通过诵读领会诗歌意象所营造的意境,培养新诗鉴赏能力。 2、 掌握课文中的一些写作技巧,并能背诵前三段。 3、 了解诗人食指及作品。 4、 学习诗人食指面对再大的困难和挫折,永怀对未来的执着、对生命的热爱、对真善美的追求的情怀。 研究探究: 复习导入:填空:郭小川(1919-1976), 当 代诗人。原名 郭恩大 。郭小川是共和国第一代杰出诗人,从 1955 年发表政治抒情诗《 致青年公民 》开始,诗人进入了旺盛的创作期,其诗作的总体特色是具有 具有鲜明的时代光彩,闪耀着哲理的火花 。主要代表作有《 致青年公 民》《 望星空 》《 将军三部曲 》《 甘蔗林——青纱帐 》《 青纱帐——甘蔗林》《 团泊洼的秋天》。 师:同学们预习课文了吗? 师:预习是一个好习惯,孔子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同学们在预习时,还要善于把握文章学习的重点,现在,我来把本课的学习重点明确一下:(幻灯出示目标,与学生一起讨论重点。) 新课推进: 1、走近作者:食指,原名郭路生,1948 年生于山东聊城一个革命家庭。因母亲在行军途中分娩,故起名路生。1978 年首次使用笔名食指,意为别人背后的指点绝损伤不了一个人格健全的诗人。1966-1968 年文革前期写出了一批有时代代表性的作品《相信未来》《海洋三部曲》《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等,这些作品在青年中广为流传,影响了后来的一批人。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诗人,他的命运却远不如一般人幸运,文革期间,诗人诗性的敏感和良知在与残酷的现实的尖锐冲突中不胜重荷,精神上一直处于崩溃的边缘,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中,食指依然以坚忍不拔的毅力生存和写作,为我们诠释了四个字:相信未来。 师:我们一起拿起书来大声地朗读食指先生的《相信未来》! 2、 研读第一部分(前三节)思考:⑴这三节诗选择了哪些意象(帮助学生弄清“意象”的概念)呢?这些意象又有什么特点呢?诗文中还有意象描写吗?(蜘蛛网——黑暗势力;炉台——产生希望的地方;灰烬的余烟——残余的希望;美丽的雪花——希望的火花;紫葡萄——希望的果实;深秋的露水——失望的眼泪;鲜花——收获的果实;凝露的枯藤——没有收获但孕育着新的希望;腐烂的皮肉——创伤是表层的,困难是暂时的;脊骨——能拯救中国命运的中国的脊梁。)⑵前三节诗表明了作者什么态度?运用了什么手法? 3、 熟读前三节诗。 4、 师:第二、三部分程老师...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语文《相信未来》学案1 苏教版必修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