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语文《相信未来》学案2 苏教版必修1

高中语文《相信未来》学案2 苏教版必修1_第1页
1/14
高中语文《相信未来》学案2 苏教版必修1_第2页
2/14
高中语文《相信未来》学案2 苏教版必修1_第3页
3/14
《相信未来》知识要点与能力训练【背景知识】 食指简介 食指,原名郭路生。1948 年出生,山东鱼台人。幼年时经常跟随在于图书馆工作的母亲身边,得到中国古典诗词方面的熏陶。中学就读于北京第五十六中学,1969 到 1971 年到农村插队落户,1971 年入伍,1973 年退伍后一直在北京工作。其诗歌创作开始于 20 世纪 60 年代。早期作品广泛传诵于插队知青和都市青年中。80 年代后逐渐引起诗界重视。90 年代后其创作成就得到公认。已出版《食指黑大春现代抒情诗合集》、《诗探索金库·食指卷》等。 《相信未来》创作背景1966 年 18 岁 “文化大革命”开始。学校停课,许多老师被批斗。郭路生因劝阻其他学生殴打教务主任而遭围攻。后又因写诗被批斗。据同学赵强回忆,当时几个班的学生开他的斗争会,说他那时写的有浪漫主义情调的诗是资产阶级的。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郭路生深深体验了这场“触及每个人灵魂的大革命”。父亲在运动中被审查揪斗,为了少惹麻烦,母亲将家中的藏书全部销毁,只有一套《约翰·克利斯朵夫》因放在床下得以保留。郭路生痛不欲生,将家中的灯泡通通打碎,全家在黑暗中度过了一个漫长的夜晚。 同年 10 月参加红卫兵全国大串联。他南至广州,西至新疆,对祖国的广阔疆域有了更真切的了解。1967 年 19 岁 步行串联去延安,行至河北、山西交界处,遇到一个仍在坚持工作的“四清”工作队,他与这个工作队一同工作、生活了一个半月。当时他与队里的老饲养员住在一起,帮助喂牲口和干其他的农活儿,与老人相处得很好。临走时老人将祖传的一套《呼延庆打擂》送给了他。 “文化大革命”陷入派性斗争的混乱中,“红卫兵运动”基本落潮,许多中学生都处于无所事事之中。作为中学生的郭路生,进人了他诗歌创作的第一个黄金阶段。他的重要作品《鱼儿三部曲》(又名《鱼群三部曲》)始写于这一年的冬天。关于这首诗,作者曾在《诗探索》上发表短文说:“那是 1967 年末 1968 年初的冰封雪冻之际,有一回我去农大附中途经一片农田,旁边有一条沟不似沟,河不像河的水流,两岸已冻了冰,只有中间一条瘦瘦的流水,一下子触动了我的心灵。因当时‘红卫兵运动’受挫,大家心情都十分不好,这一景象使我联想到在见不到阳光的冰层之下,鱼儿(即我们)是在怎样地生活。于是有了《鱼儿三部曲》的第一部。”1968 年 20 岁 此年是郭路生诗歌创作的黄金年,现在保留下来的诗作有近二十首。其中有他的代表作《相信未来》、《...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语文《相信未来》学案2 苏教版必修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章天下+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各种文档应有尽有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