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塞战争诗四首》往前一步,臂就长了我小时候经常生病,无奈之下,母亲开玩笑似地听从一位教师的话,将我送进一个业余武术班练习拳击。每次训练课上,我都只有防卫的份儿,从来挥不出拳头,教练气急后几近歇斯底里的“出手啊,出手啊”的喊声狂风一样在我耳边呼呼刮过,但这只能让我把头缩得更低,背弓得更弯。最后,教练找到母亲,说明情况,并要求我退出训练。晚上,母亲问:“为什么总不出拳呢?”我告诉她,我的臂太短,总是打不到别人。就在这时,母亲平静地说了一句:“往前一步,臂就长了。”就是这么普通的一句话,使我彻底改变了一切。微感言: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 赏读:孔子说:“一个有道德的人主要讲的是大义,一个缺道德的小人主要讲的是利。”富贵不是人们想求就必然能够得到的,也不是得到之后就永远能拥有的,因此,不必有意地去提倡追求“利”,却应该提倡做好此时此刻该做、能做的事。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 赏读:孔子说:“(教导弟子时)不到他想求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要急于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出来却又说不出的时候,不要急于去启发他。如果教给他东方,他却不能由此推知西、南、北三方,便不必再教下去了。”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 赏读:孔子在河边,感叹道:“消逝的时光像河水一样呀!日夜不停地流去。”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赏读:孔子说:“一个当政者自身行为正当,即使不发布命令,事情也行得通。如果行为不正当,纵然三令五申,百姓也不会信从你。”一、作者视窗1《从军行(其一)》王昌龄(约 698-757),字少伯,盛唐时期著名边塞诗人,有“七绝圣手”、“诗家天子”之称。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官至秘书省校书郎。天宝元年(742)迁江宁(今江苏南京)丞,后贬龙标尉,故世称“王江宁”或“王龙标”。代表作有《出塞》、《芙蓉楼送辛渐》等。《蓟中作》高适(700-765),字达夫,沧州渤海(今河北沧县)人,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世称“高常侍”。与岑参并称“高岑”,其诗作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作品收录于《高常侍集》。《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岑参(约 715-770),荆州江陵(湖北江陵)人,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其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尤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