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语文教学资料 2.6《辛弃疾词两首》1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语文教学资料 2.6《辛弃疾词两首》1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_第1页
1/5
高中语文教学资料 2.6《辛弃疾词两首》1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_第2页
2/5
高中语文教学资料 2.6《辛弃疾词两首》1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_第3页
3/5
《辛弃疾词两首》导学案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准确认读和书写本课的生字词。 2.准确并流利地诵读这两首词,体会词的声律美。 3.尝试背诵《水龙吟》。 【自主学习】 一、通读全词,结合注释,给下列词语注音。 遥岑( ) 玉簪( ) 螺髻( ) 鲈( )鱼 堪脍( ) 倩( ) 揾( ) 舞榭( ) 狼居胥( ) 佛狸祠( )( )( ) 二、解释下列词语 遥岑远目: 玉簪螺髻: 断鸿: 风流: 脍: 北顾: 倩: 可堪: 揾: 烽火扬州路: 【课堂探究】 一、为了声韵和谐,词中多有语序倒置的句子,试把下列句子中语序倒置的部分找出来,诵读几遍,体会其表达效果。 1.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2.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1 3.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4.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二、小组诵读——班级展示 【当堂检测】 一、听写下列词语 二、背诵《水龙吟》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赏析《水龙吟》,运用联想和想象,领悟其中情与景浑然交触的意境。 2.能准确说出词中的典故,并理解其中寄寓的情思。 3.背诵并默写《水龙吟》。 【自主学习】 一、背景介绍 辛弃疾于绍兴十年(1140)生于被金人占领的山东,这时距北宋的败亡已 13 年。辛弃疾21 岁时,金主完颜亮举兵南侵。他乘机聚集成两千人的队伍,起义抗金。接着又率众投奔南宋王朝。《水龙吟》作于淳熙元年(1174)辛弃疾在建康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时,时年 35 岁。这时,他自江北率领人马来到南宋已有十多年了,却一直没有受到朝廷的重用。那是因为他有着几种特殊的身份,使得朝廷对他不能信任:一、他是仕金官员的后代;二、他曾参加过农民起义军;三、他是个意志坚决的主战派。辛弃疾这三重身份,都触犯了当权者的忌讳。所以,朝廷只给他一些地方官当当,决不肯让他带兵去抗金复国。在这种境遇下他深感受压抑,内心充满了愤懑不平。当为了消愁解闷而登上赏心亭时,面对着大好江山,反而是无限感慨涌上心头,遂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抒情词。 二、阅读全词,结合注释,回答下列问题。 1.词的上片,以写景开端,作者描绘了哪些自然景物? 长天、秋水、远山、落日、断鸿。 2.这些景物描写,营造出怎样的意境?融入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 苍凉空阔的意境;江南游子的愁恨:怀念中原,报国无路。 3.上片的最后一句作者用了两个动作来表达内心的情绪,能说说这两个形体语言要表明的意思...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语文教学资料 2.6《辛弃疾词两首》1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