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待生命 学习论证编写意图 本单元的写作话题是“善待生命”。这里的“生命”既指人,也包括世界上一切有生命的东西。 为什么会提出这样一个话题呢?这和当前社会上出现的中小学生自杀、杀人事件有关;和一些人滥杀野生动物,破坏生态环境有关;也和世界上每天都因为战争而残杀鲜活的生命有关。这些现象使我们认识到了“生命”教育的重要。 许多人都记得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诗句:“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自由与爱情》)这当然是诗的夸张,为了表现追求自由的强烈感情,才这样说。其实,生命是根本,如果生命都没有了,还怎么追求爱情和自由呢? 青少年对于生命的认识,主要来源于一知半解的书本知识,他们涉世未深,对于生命的体验还很肤浅。就是在这个时候,下列因素促成了一些孩子对生命的虐待:一是家庭经济比较困难,满足不了某些孩子的特殊欲望。二是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之心过分强烈,使得孩子长期感受到一种沉重的心理压力,并产生一种逆反心理,以至于发展到对父母不满。三是家庭教育不严,从小便娇生惯养,孩子一旦形成了某种坏习惯,便无法纠正了。当然还有其他方面的原因,例如电子游戏中的暴力游戏,电视电影里的暴力场面等也产生了负面的影响。针对这种情况,让青少年早一天认识生命的意义,领悟生命的美好,便成了青少年教育的任务之一。 本单元在写法上的重点是练习论证。 “论证”是议论的三要素之一。有人对这一点提出了异议,说论点和论据都可以在文章里找得到,论证却找不到。这三者的情形确实不同,论证是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有了论点和论据,也就有了论证。但是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有许多不同的情况,而且直接关系到论证的成败,是个不能不研究的课题,因此把它作为一种要素来看待,很有必要。 教学建议 学生初写议论文常犯的毛病是不会分析,摆出论点和论据后便草草收兵,不能把论据和论点之间的联系揭示出来。针对这一点,在教学中要多引导学生作分析练习。特别是用实例对比更有说服力。 有关资料 生命的意义(罗杰·冯·伊区) 生命如同甜甜圈,刚出炉时味道新鲜可口,但过一段时间后,便生硬难吃;其中间的圈洞意味着生命神秘的一面,但若欠缺这神秘的圈洞,甜甜圈就不成为甜甜圈了。 生命如同吃葡萄柚一般。首先,你必须剥开柚皮,然后试咬几口,以便适应柚子的风味;当你开始享受柚子时,柚子汁却可能喷得你眼睛睁不开。 表达 交 流善待生命学习论证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