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梦想》 学案一. 课文阅读:阅读课文,完成下列各题。1. 文中第一自然段中“灯塔”、“黎明”这两个比喻,在表达上有何作用? 答: 2. 文中第 2 自然段中“物质充裕的海洋”比喻什么?“穷困的孤岛”又比喻什么?这两个比喻说明了什么? 答: 3. 文中第 3 自然段结尾“他们承诺给予所有的人以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的不可剥夺的权利。”这句中的“所有人”改为“黑人”,行吗,为什么? 答: 4. “如果国家安之若素,毫无反应,这些人必会大失所望的。”“这些人”指代什么人? 答: 5. 文中四个“只要”单独成段,有什么作用? 答: 6. 就某一点谈谈《我有一个梦想》的语言特色。 答: 7. 第 7 自然段中“我们不要为了满足对自由的渴望而抱着敌对和仇恨之杯痛饮”,选出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们为渴望自由而斗争。B. 我们对种族歧视主义者仇恨满腔。C. 斗争不能半途而废,应坚持不懈。D. 我们不能容许我们的具有崭新内容的抗议蜕变为暴力行为。8.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部分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然萎缩在美国社会的角落里,并且,意识到自己是故土家园中的流亡者。 分析:“故土家园中的流亡者”的意思是说黑人因为贫穷,没有固定住所,所以到处流浪。B. 美国没有履行这项神圣的义务,只是给黑人开了一张空头支票,支票上盖有“资金不足”的戳子后便退了回来。但是我们不相信正义的银行已经破产,我们不相信,在这个国家巨大的机会之库里已没有足够的储备。分析:这里的“空头支票”是指美国只是在法律文本上承诺给予黑人同白人一样的自由、平等的权利,却并没有在实际生活中给予黑人事实上的权利。这样用人们熟知的一种事物来比喻一个较为复杂的权利。这样用人们熟知的一种事物来比喻一个较为复杂的事情,不仅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具体,通俗易懂,而且给人以深刻的印象。C. 自由和平等的爽朗秋天如不到来,黑人义愤填膺的酷暑就不会过去。分析:这里作者用“秋天”和“酷暑”自然界的两种季节分别比喻“黑人过上了同白人一样的自由平等的生活”和“黑人怀着满腔怒火采取暴力方式同美国当局斗争的状况”。D. 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将能从绝望之岭劈出一块希望之石。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将能把这个国家刺耳的争吵声,改变成为一支洋溢手足之情的优美交响曲。分析:“这个信念”指上文作者描述的“梦想”。“交响曲”的特征是由多组乐章组成,表达多样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