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语文阅读大全之漫话诗词 此中有真意素材

高中语文阅读大全之漫话诗词 此中有真意素材_第1页
1/3
高中语文阅读大全之漫话诗词 此中有真意素材_第2页
2/3
高中语文阅读大全之漫话诗词 此中有真意素材_第3页
3/3
此中有真意 上文说了谢灵运的《登江中孤屿》,这里再补充一些。 《登江中孤屿》中的“表灵物莫赏,蕴真谁为传”两句,实在是有深意存焉,切莫轻轻读过。在诗人看来,山山水水之间,都蕴含着“真”,因此表现出“灵”,辉映着灵光,焕发着灵秀之气,让诗人那样的独有会心者惊叹、礼赞、流连忘返。“真”是什么?就是《老子》中的“道”,《庄子》中的“真宰”。它无所不在,无所不能,却不落形迹,自然而然。它是无为而无不为的宇宙主宰。“灵”是什么?其实就是诗人所感受到的山水之美。这种美,唯有真心热爱自然、与自然融洽无间的诗人方能见到。“一切境界,无不为诗人设。世无诗人,即无此种境界。”(王国维《人间词话·附录》)山水之灵,也正属此种境界。因此,谢灵运这两句诗看似抽象,甚至有些神秘,其实表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之美的无限倾倒,不过这种倾倒是用了道家的语言表达出来罢了。 道家的宇宙观、自然观本来是富于诗意的。古代的哲人,仰观俯察,那深邃的星空,雄伟的山岳,活泼泼的流水,充满生机的森林、原野,宇宙间的运动与和谐,使他们赞美不已、惊叹不止,也激起他们探究的欲望:宇宙的奥妙究竟何在?这种深沉的思索似乎远离了人世间的嘈杂喧嚣,升华到一个美丽而带着几分神秘的世界中去了。 古代哲人的这种思索,并不是什么难以理解或者高不可攀的理论。当小草上露珠的晶莹给人带来清新,当初开的牵牛花轻盈得叫人屏住了呼吸,当新来燕子的呢喃、烟雨中的布谷声声使人心中涌起欢乐或惆怅,人们不是也常常会由衷地礼赞造化的神奇和美妙吗?看那风中的绿树,枝叶婆娑,摇曳得那样富有韵律;阳光下的鲜花,深红淡紫,晕染得那样和谐,真是“一叶且或迎意,虫声有足引心”,“物色相召,人谁获安!”(刘勰《文心雕龙·物色》)更不要说那些奇伟壮观的景象——大山的雄深,荒原的苍莽,幽涧的冷峭,云海的翻腾,它们怎能不使人胸中涌起一种宗教般虔诚、神秘的情绪?古代的哲人,正是由这种情绪出发,构筑起他们关于“道”、“真宰”的理论。道和真宰无处不在,在深山大泽间,在天风海雨中,在花卉鱼鸟里,也在你、在我的身上和心内。人和大自然原来都是道的儿女,和大自然中的一切原来都是姊妹兄弟。人要归真返璞,回到大自然中去! 道家哲学的这种人生态度,深深地影响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心灵。尤其是晋宋士人,经过了玄学思想的薰陶,领略着江南山水的清秀幽美,更促成了他们审美人生的态度的形成。请看下列记载: 王...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语文阅读大全之漫话诗词 此中有真意素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