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语文阅读之漫话诗词 杜甫心影之骨肉之辩素材

高中语文阅读之漫话诗词 杜甫心影之骨肉之辩素材_第1页
1/2
高中语文阅读之漫话诗词 杜甫心影之骨肉之辩素材_第2页
2/2
肉骨之辨 在唐代画家中,韩幹以画马享有盛名。“天下一统,西域大宛,岁有来献,诏于北地置群牧。筋骨行步,久而方全,调习之能,逸异并至,骨力追风,毛彩照地,不可名状,号木槽马。……时主(玄宗)好艺,韩君间生,遂命悉图其骏,则有玉花骢、照夜白等。时岐、薛、宁、申王厩中,皆有善马,幹并图之,遂为古今独步”(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但杜甫在《丹青行赠曹将军霸》这首诗中,却对韩幹画马流露不满之意:“幹惟画肉不画骨,忍使骅骝气凋丧。”对此,后人曾有过不少争议。在这两句诗中,杜甫将“骨”与“肉”作为对立的审美概念提出,确是一个值得玩味的问题。 《世说新语·言语》:“支道林(晋高僧支遁)常养数匹马。或言‘道士畜马不韵’,支曰:‘贫道重其神骏。’”古代诗人画家,常借助表现马的神骏来抒写自己怀抱,而能否表现马的神骏,也成了咏马画马是否成功的标准。前人一致认为,杜甫的咏马诗使人叹为观止。确实,杜甫对马的神骏有着分外深刻的认识。他笔下的马,耳如批竹,蹄似削玉,毛为绿缥,眼有紫焰,逸态萧疏,高骧纵恣,侧身注目,迥立生风,顾影骄嘶,势可万里,沙场看血,猛气思战,意态雄杰,倜傥权奇,从内在气质、外在形态等各个方面,将马写得雄骏绝伦。“厩中皆肉马,不解上青天”。“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李贺《马诗》)。肥胖的躯体,常给人留下迟钝、笨拙的印象,倒是瘦劲的身骨,能使人产生矫健、腾骞的感觉。杜甫笔下的骏马,也只有那种瘦骨锋稜、神气清峻的形体才相称。“顾长康(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画人,或数年不点目睛。人问其故,顾曰:‘四体妍蚩,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世说新语·巧艺》)而马的神骏,则全表现在筋骨之中,就像伯乐所说的那样:“良马可形容筋骨也。”(《列子·说符》)杜甫深悟此理,故他的咏马诗屡次通过“骨相”来传神写照:“胡马大宛名,锋稜瘦骨成。”“骕骦一骨独当御,春秋二时归至尊。”“矫矫龙性含变化,卓立天骨森开张。”“腾骧磊落三万匹,皆与此图筋骨同。” 唐代韩幹所绘《牧马图》 肉、骨之辨,并非始于杜甫。重骨轻肉,自六朝以来,在社会风尚、艺术评价方面,一直占着主流地位。王羲之说:“凡字多肉微骨,谓之墨猪书也。”(《字书》)杜甫论汉代书法,也说:“苦县光和尚骨立,书贵瘦硬方通神。”(《李潮八分小篆歌》)南齐谢赫论绘画六法,第一是“气韵生动”,第二是“骨法用笔”(《古画品录》)。但到了唐代,新...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语文阅读之漫话诗词 杜甫心影之骨肉之辩素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