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语文:3.8《寡人之于国也》学案(2)(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语文:3.8《寡人之于国也》学案(2)(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1/10
高中语文:3.8《寡人之于国也》学案(2)(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2/10
高中语文:3.8《寡人之于国也》学案(2)(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3/10
寡人之于国也学习目的:1、 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2、 理解文言常用词语和句式。3、 体会孟子长于雄辩的语言特色学习重点:1、 了解孟子“保民而王”的思想以及他的论辩2、 重点掌握“数”、“发”、“直”、“兵”、“胜”等多义词的意思,积累“或……或……”、“直……耳,是……也”、“是何异于”等一些文言句式,明确介词结构后置句(“申之以孝悌之义”)、宾语前置句(“末之有也”)等。课前准备:一、背景资料:1、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他受业于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弟子,是儒家继孔子之后又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后称为“亚圣”。 据《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载,他是子思(孔子孙,名伋)的再传弟子,曾游说齐、宋、滕、魏等国。当时“天下方务于合从连横,以攻伐为贤”,孟子却说“唐、虞、三代之德”,被诸侯认为迂阔、远离实际,不被采纳。因此,孟子“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2、《孟子》是先秦诸子杰出的散文著作,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学说、政治活动、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孟子》与《论语》同是语录体散文,但与《论语》相比,它篇幅较长,内容也更具体,描绘也更细致。《孟子》比喻准确形象,语言犀利酣畅,感情洋溢饱满,说理深刻透彻。《孟子》在写作上很有特色。1.善于雄辩,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带锋芒,富于鼓动性,有纵横家、雄辩家的气概。2.善设机巧,引人入彀,先纵后擒,使人无法躲避。3.善用比喻和寓言陈说事理,辩论是非,既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又加强了说服力。二、名家导入:太史公曰:余读孟子书,至梁惠王问“何以利吾国”,未尝不废书而叹也。曰:嗟乎,利诚乱之始也!夫子罕言利者,常防其原也。故曰“放于利而行,多怨”。自天子至于庶人,好利之弊何以异哉!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三、正音:王好(hào)战 弃甲曳(yè)兵而走 谷不可胜(shēng)食也 数罟(cùgǔ)不入湾(wū)池养生丧(sàng)死无憾 鸡豚(tún)狗彘(zhì)之畜(xù) 然而不王(wàng)者 涂有饿莩(piǎo) 一、导入: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我们经常“孔孟”并称,初中时,我们学习过《〈孟子〉二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都是劝说君王施仁政。我们今天学习的《寡人之于国也》也体现了孟子的这一主张,并且文中还阐述了他“仁政”的具体内容二、诵读全文,梳理思路:用课文原话回答以下问题:用心 爱心 专心1、本文记载了孟子和梁惠王的一...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语文:3.8《寡人之于国也》学案(2)(新人教版必修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章天下+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各种文档应有尽有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