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语文:《李凭箜篌引》学案(新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高中语文:《李凭箜篌引》学案(新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1页
1/4
高中语文:《李凭箜篌引》学案(新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2页
2/4
高中语文:《李凭箜篌引》学案(新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3页
3/4
《李凭箜篌引》学案一学习目标 1 诵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内容,感受诗歌中的音乐美 2 从表达技巧.炼字方面鉴赏全诗,体会诗人描写音乐手法的妙处 3 师生聆听音乐,背诵全诗二 预习指导了解作者: 李贺(790—816):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人,唐代诗-人。早有诗名,但因父讳而无法应试进举,—生抑郁,27 岁病逝,他的作品继承前代积极浪漫主义传统,驰骋想像,运用传说,熔铸词彩,创造出—种新奇瑰丽的境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称其为“诗鬼” 。背景介绍《李凭箜篌引》大约作于元和六年至元和八年,当时,李贺在京城长安,任奉礼郎。李凭是梨园弟子。因善弹箜篌。名噪一时。“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身价之高,似乎远远超过盛唐时期的著名歌手李龟年。他的精湛技艺,受到诗人们的热情赞赏。唐代有很多诗人都描写过李凭的演奏。李贺此篇想象丰富、瑰丽,境界奇幻,浓墨重彩,艺术感染力很强。清人方扶南把它与白居易的《琵琶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相提并论, 推许为“摹写声音至文”。解题“ 引”原指古代一种乐曲的形式和体裁,略近于“引子”“序曲”“序奏”。 箜篌是古代的乐器,有竖箜篌和卧箜篌,这这首诗说它“二十三弦”,是竖箜篌,和竖琴相似。正字音 字形 箜篌 神妪 不眠 瘦蛟 女娲三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1 朗读诗歌 初步感知 课件范读,同学们注意朗诵的字音感情节奏,同时思考以下的问题用心 爱心 专心(1)同学们用一句话概括出这首诗的内容(2)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来表达你对诗人摹写的箜篌乐曲的感受2 文本探究1-4 句同学齐读,概括前四句其内容 ,并思考问题(1) 诗的起句开门见山,用“吴丝蜀桐”写箜篌的构造精良,用“高秋”点明季节。除此之外是否有更深的含义?(2)同学默读,找出诗中哪几句写乐声,使用什么表现手法,表达出怎样的音乐的效果?(3)一唱三叹则回肠荡气,余音袅袅而绕梁三日,音乐响起来了,李凭的音乐会开始了,李凭在哪儿,诗人为什么要把李凭放到第四句出现? 五六两句 , 同学齐读,概括内容并思考问题同学们展开想象,描绘出李凭弹奏的箜篌曲美妙在哪儿?诗人使用什么描写方法从哪两个角度用了哪些表现手法传达出了这种绝美的乐声? 7 句-最后 同学齐读,概括内容,然后思考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两句中的“逗”字用的极其生动形象,请简要分析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此两句向得古人好评,认为“老”“瘦”二字...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语文:《李凭箜篌引》学案(新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