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语文: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案人教版选修

高中语文: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案人教版选修_第1页
1/5
高中语文: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案人教版选修_第2页
2/5
高中语文: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案人教版选修_第3页
3/5
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年段:高一 学科:语文 主备: 审核: 课时:三课时 课型:新授 班级: 姓名: 整体感知 儒家视“诚信”为人的道德之心和政治生命的根本,这些精神历经沧桑依然光照中华,成为中华民族绵远长存的不竭动力。 文章从不同的角度强调了“诚信”的重要性。首先,在学问上要讲“诚信”,知道就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要诚实以对,踏踏实实地做学问。其次,在做人上也要讲“诚信”,要知错就改,不能文过饰非。再次,在治理国家上更要讲“诚信”,要取得百姓的信任,国家才能无往而不胜,才能长治久安。总之,孔子把“诚信”贯穿到了人生的各个方面,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宝贵财富。 学法指导结合注释疏通文意,掌握文章的大旨,并系统梳理文言现象,使知识系统化,在此基础上,再反复诵读,深入领悟孔子“诚信”的思想,讨论“诚信”思想的丰富内涵与现实意义。学习中深入理解孔子所阐述的“诚信”在不同领域的具体表现,通过古今对比,分析这种精神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自读预习】文题解读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其基本精神就是实事求是:知道的就是知道的,知道几分就是知道几分,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不妄说。这才是所谓的“知”。这是一种理性的态度、哲人的思辨。字词梳理1.字音诲( ) 莒( ) ( ) ( )2.通假字(1)诲女知之乎 “女”通“ ”。(2)如日月之食 “食”通“ ”。(3)无欲速 “无”通“ ”,不要。(4)然后知松柏之后彫后也 “彫”通“ ”。3.一词多义【精彩展示】分组对十二则短文加以翻译并从哲理意蕴方面加以评点1. 子曰 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子曰:“由,诲女(通“汝”,你)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2.子曰:“不曰‘如之何(怎么办的意思),如之何’者,吾末(这里指没有办法)如之何也已矣!(《论语·卫灵公》)3.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4.子贡曰:“君子之过(过错)也,如日月之食(通“蚀”)焉:过也,人皆见之;更(变更,更改)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5.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论语·子张》)6.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论语·卫灵公》)7.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卫灵公》)8.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语文: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案人教版选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