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是我的心灵家园 位梦华,男,本名位孟华,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美国探险家俱乐部国际成员,中国地震局地质讨论所讨论员,享受政府特别津贴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1982年登上南极大陆,是最早登上南极大陆的少数几个中国人之一;此后又七次深化北极,是第一个在北极越冬、第一个同爱斯基摩人广交朋友和去北极次数最多的中国人。1995年,位梦华作为总领队,率领中国北极考察队胜利进入北极中心地区,首次把五星红旗插上了北极点。他出版了40余部与两极有关的科普作品,获海内外科技类和少儿类图书大奖10多次。最近,位梦华教授第七次从北极考察归来,我们对他进行了专访。 一、北极让我真正认识了生命和自己 记者:位教授,您好!您曾多次登上北极那片奇妙的土地。请问这一次的考察目的是什么? 位梦华:这是我第七次去北极,时间是今年5月13日至7月19日。主要考察和讨论现代科技对爱斯基摩人的影响这一课题。约在70~80年前,爱斯基摩人还过着原始的狩猎和捕鱼生活,基本与外界隔绝,然而近20年来,随着人类关注和涉足这片原始净土,爱斯基摩人也学会了使用手机、计算机和飞机等,与现代文明愈来愈接近,他们的生存状态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是什么因素促使他们接受现代科技和文明呢?科技是怎样对他们的生活产生作用的呢?近期我将去北极写一本有关这方面的新书。 记者:您曾在作品中说北极是我的第二故乡,能谈谈您那种极地情结吗? 位梦华:我一共去了七次北极,对那片土地充满难以割舍的感情。那并不是风和日丽的浪漫之旅,相反,无时不刻都充满了艰苦和危险。我曾遭遇过北极熊和狼群,曾掉进过几米深的冰缝里,曾遭遇重力风和浮白天空,生死常常浮于一线之间。但正是在这种磨炼中,我真正认识了生命,认识了人,认识了自己。在与爱斯基摩人的交往中,我看到了一种质朴的人性和合作精神,让人感觉那儿存在着一个很原始的精神家园。那是我心灵的故乡。去了北极,世上的功名利禄比以前要看得淡一些了,但有时却有个很强烈的愿望,就是希望能在北极看到更多的中国人。只有在极点,我才真正体验到什么叫国家荣誉感。 记者:20世纪90年代您几乎全在北极度过,您如何处理同家人的关系? 位梦华:我爱人原是北京师范大学老师,儿子高中毕业后去俄罗斯读书。这样,我去北极的阿拉斯加时,一家人分别占据了欧、亚、美三大洲。我们这样的家庭,最重要的是相互理解和相互支持。80年代我们主要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