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10.3.1_第1页
1/6
10.3.1_第2页
2/6
10.3.1_第3页
3/6
资源信息表标 题:酸碱溶液浓度的测定(教学设计)关键词:酸碱中和滴定原理描述:本课时重点分析酸碱中和滴定的化学反应理论基础,共包括两大部分:酸碱滴定原理(建立酸碱中和滴定的概念和数学模型);揭示酸碱中和滴定依据的化学反应理论。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通过学生运用化学计量关系对实验过程进行分析,在教师的帮助下抽象出数学模型,从而理解为什么在酸碱中和滴定实验中需要测定这些“量”;而酸碱中和滴定依据的化学反应理论,则是深刻认识化学变化中隐含的哲学原理的良好载体。学科:化学高中二年级第一学期试用本>上科版>第十章>第三节>第一课时作者:张国华单 位:上海市徐汇区教师进修学院地址:上海市中山南二路 800 号Email:jyxyzhanggh@gmail.com10.3 酸碱滴定(共 4 课时)酸碱溶液浓度的测定(第 1 课时)[设计思想]酸碱中和滴定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定量实验之一,它承载着传达分析化学中容量分析基本原理方法的任务。要认识容量滴定法,可以围绕三个基本要素展开:一是方法的依据,即作为分析方法的基础的是相应的化学反应理论;二是方法的工具,即实施分析方法的仪器、设备和试剂;三是方法的判据,即相应的指示剂。为防止学生按照实验课本按部就班的机械式操作和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盲目操作,本课时重点分析第一要素,共包括两大部分:酸碱滴定原理(建立酸碱中和滴定的概念和数学模型);揭示酸碱中和滴定依据的化学反应理论。由于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比较简单和易于理解,因此设计了学生解决氯碱工业生产实际问题的活动,在活动中通过学生运用化学计量关系对实验过程进行分析,在教师的帮助下抽象出数学模型,从而理解为什么在酸碱中和滴定实验中需要测定这些“量”;同时通过学生对于不同测定方案的设计评价活动了解滴定法的源起,初步认识社会需求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强大动力。酸碱中和滴定依据的化学反应理论,是深刻认识化学变化中隐含的哲学原理的良好载体。通过引导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解释实验现象,学生会发现:在用已知浓度盐酸滴定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验过程中,c(OH—)和 c(H+)的量的变化是溶液完成由碱性趋于酸性的前提和基础。没有这两种离子的量变就不可能发生溶液酸碱性质的质变。同时量变的过程是逐渐的、积累的过程,因此在滴定过程中,c(OH—)和 c(H+)的量变是逐渐的,而不是一蹴而就的。由此展开联想:一切事物的发展都采取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无论是知识的学习还是生命的过程,都是量变的过程...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