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商鞅变法第 2 课 “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 教案一、教材分析【课程标准】了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内容,认识其特点。【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识记:商鞅的成长历程;初涉政坛;秦国政坛上的主角;废井田、开阡陌;重农抑商;统一度量衡。实行“二十等爵制”;废除“世卿世禄制”;严格户籍制度,制定连坐法;普遍推行县制;“燔诗书而明法令”。(2)理解商鞅变法和秦国完成统一之间的关系;(3)探究杰出人物对社会进程的巨大推动作用以及商鞅变法对秦国乃至整个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商鞅在秦国从政的史实的学习,提高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2)通过对商鞅变法的目的、经济措施、作用的学习,提高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3)通过对商鞅变法的根本目的和奖励军功、加强集权措施的学习,提高分析、归纳、总结历史问题的能力。(4)通过课前准备,培养学生查阅资料、搜集信息的能力。采用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形式,设置历史情境,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意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时势造英雄。杰出人物把自己的命运和社会进步发展紧紧连在一起;(2)“重农主义”是农业社会的主要指导思想。商鞅“以农求富”的经济改革,为秦国完成统一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3)商鞅“奖励军功、加强集权”有利于巩固封建统治秩序;有利于国家统一和社会发展。【教学重难点】重点: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难点:与春秋战国时期的其他改革比较,归纳商鞅变法的特点。 1 【教学建议】王充在《论衡·书解》中说:“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即商鞅变法奠定了秦统一六国的基础。教材从三个方面介绍了“‘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秦国政坛唱主角的新人;以农求富的经济改革;奖励军功、加强集权。战国进入中期,由于列国都急于在兼并战争中占据优势,变法改革运动也被推向高潮。在各诸侯国的变法中,商鞅变法是实行最彻底、对旧贵族打击最严重,变法措施最全面,为期最长久,影响最深远的。商鞅变法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历史上任何一次变法,都不仅是一种治国方略的重新选择,而且是一种利益关系的重新调整,这也是改革受阻的真正原因。建议教师在讲授本节内容时,注意和已经学过的知识相联系,构建知识结构。建议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展示相关的历史材料,设置问题情景,让学生积极参与,增加对商鞅变法的认识。二、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引用历代名人、学者对商鞅的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