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第三节 水圈和水循环[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明确水圈的组成及主要的水体类型;了解水循环的途径、规模,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理解洋流的成因;解释、应用世界洋流分布规律;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观察地理图表,收集地理信息并进行整理和分析,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3、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一些典型案例、现状的描述,增强学生对水资源,水环境的保护意识,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并逐渐形成科学发展观。[教具准备]多媒体设备,自制多媒体课件,一幅世界洋流分布图。[教学重点]1、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2、洋流分布规律和意义[教学难点]洋流的分布规律[教学过程](多媒体展示从太空拍摄到的地球照片)同学们,从太空看到的地球表面大部是什么颜色?(蓝色)为什么会是这种颜色呢?地球表面大约有 71%被水所覆盖,地球又有“水球”之称。水是地球生命存在的重要条件,也是地球上分布最广泛的物质之一。水以固、液、气三态形式存在于空气、地表、地下及生物体中,它相互转化,不断循环运动,构成了一个相互联系的圈层——水圈。本节我们就来共同学习水圈的组成及水的循环、运动。第三节 水圈和水循环[板书课题]一、水圈的组成。 1激趣导入 [活动]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讨论①地球上的水有哪些存在形式?每组一位代表发言,比一比哪一组说出的形式多。[多媒体课作展示:地球水体的主要形式]② 在各种水体中,哪一种占的比重最多?哪些水体形式人类可以直接利用?③ 要求学生按各种水体所占的比重画一幅扇形百分比图。[展示课件:各种水体所占比重图]可供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主要有江、河水 ,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等,这些淡水资源只占地球总水量的很小一部分,且分布极不均匀,因此我们必须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承转]地球上各种形态的水,不断发生相态转换和周而复始地运动,这一过程称水循环。二、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多媒体展示课件]:水循环示意图。[活动]在小组内讨论完成以下问题的研究性学习。① 水循环按其发生的空间范围,可分为哪几种?② 水循环的主要能量来源是什么?③ 海陆间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有哪些?④ 在海陆间水循环的各节中人类可以施加影响吗?试举例。 2合作讨论,动手动脑 (学生回答时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和提示,并加以总结)[活动]学生自学教材 P49 页 4-6 段内容,概括出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教师总结]① 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