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高考政治考前备忘录2009 高考重点:一是扩大内需与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二是土地流转、开拓农村市场和农民工安置问题;三是中美关系和 20 国峰会;四是改革开放 30 周年建国 60 周年;五是北京奥运会和抗震救灾;六是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调结构;七是两岸关系一:解题方法备忘录提高高考的“踩点”和得分率,就要着重围绕考试说明的四个能力考核目标进行有针对性的组织答案。注意答案构成是考点知识原理、材料提炼、党和国家的政策、措施和目标三个内容,高考阅卷主要是要点,答案要尽可能纵横多层次写出以上三个内容的要点。1.获取和解读信息。获取信息即从试卷中的文字资料、图表、各种数据、画面符号中发现有用信息,解读信息即是对上述信息的理解。这一能力决定着答题方向和答案质量。(1)这一能力在试题中怎样体现。不管是在选择题还是在问答题中,都隐含有答案中需要的信息(图表、文字)。问题在于要会利用这些信息。既要重视全面思想归纳又要特别注意关键词。关键是提问提什么内容。(2)要掌握从图表、图示中获取信息的方法和套路。解读图示题有规律可循:一是确信“乌龟就在坛子里”,分就在图里;二是做到数看:看名称,看标记和附注(担心学生看不懂的重要启示),看图像运动轨迹(柱状、箭头、曲线、折线,一般都反映某个指标的增加或减少),看数字,看时间,看设问等;三是对有关指标进行比较(纵向、横向)分析,用专业术语把图示揭示的现象和问题表述出来,要进行比较,在过程中看变化,最后指出实质和对策。 套路:时间 + 有关指标及其变化情况 + 简要分析 = 答案要点 还要注意:有可比性,计量单位相同的指标才可比较,否则不能比较。(3)文字材料主要是按句号和分号进行分点提炼和总体归纳。2.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试题有暗示(如经济现象)或者明确规定。该项能力强,就能将所学知识与试题的形式和内容建立正确的联系,准确地运用相关知识分析说明问题。用心 爱心 专心(1)首先考生要懂得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运用;其次,考生头脑里要有知识树和知识链条;更重要的是要掌握调动和运用知识的一些基本套路,或者说基本思路。(2)调动和运用知识主要运用知识树上树搜索定位法。学科类要多层次搜索,考点知识点类要知识要点全、准。 套路:①要 M,就要尊重客观规律,这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因为规律具有客观性,我们要尊重 M 的规律。②要 M,就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