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 18 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空想社会主义与工人的觉醒1.背景(1)资本主义弊端暴露:19 世纪,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日益暴露。(2)社会矛盾激化:1825 年开始的周期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加剧了工人贫困和社会动荡,使社会矛盾日益激化。2.空想社会主义(1)代表人物:傅立叶、欧文、圣西门。(2)基本思想:抨击资本主义制度的种种弊端,提出一些改造社会、建设理想社会的美妙设想。(3)影响:这种设想根本无法实现,被称为“空想社会主义”。3.工人觉醒(1)时间:19 世纪三四十年代。(2)事件:法国、英国和德意志爆发了大规模工人运动。(3)意义:表明了工人阶级已经觉醒,但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全面认识空想社会主义(1)盛行时间:19 世纪初。(2)主要原因:① 19 世纪初西欧和北美工业革命的进行使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迅速发展。②资本主义制度在此地区的少数国家确立和发展。③资本主义社会弊端的日益暴露。(3)代表人物: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4)基本思想:抨击资本主义的种种弊端,提出了一些改造社会、建设理想社会的美妙设想。(5)历史局限:不能科学地阐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和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客观规律,其设想根本无法实现,被称为空想社会主义。(6)历史意义:成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之一,即思想基础。题 1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这种历史情况也决定了社会主义创始人的观点。不成熟的理论是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引文中“社会主义创始人”是指( ) A.启蒙思想家 B.马克思和恩格斯C.空想社会主义者 D.巴黎公社的领导人答案 C解析 本题关键词在于“不成熟的理论”和“社会主义创始人”。启蒙思想家不可能是社会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理论是成熟的;而巴黎公社革命领导人并不是理论的创造者。《共产党宣言》的问世1.条件(1)个人作用:马克思、恩格斯深刻地分析和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总结了工人运动的经验。(2)思想基础: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3)共产主义者同盟大会的召开:1847 年底,马克思、恩格斯出席在伦敦召开的大会,并接受大会委托,起草同盟纲领。2.《共产党宣言》(1)标志:1848 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2)内容:①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充分肯定了资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