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末整合对点讲练一、正、余弦定理解三角形的基本问题例 1 在△ABC 中,(1)已知 a=,b=,B=45°,求 A、C、c;(2)已知 sin A∶sin B∶sin C=(+1)∶(-1)∶,求最大角.点拨 (1)已知两边及其中一边对角,先利用正弦定理求出角 A,再求其余的量.(2)先由 sin A∶sin B∶sin C=a∶b∶c,求出 a∶b∶c,再由余弦定理求出最大角.解 (1)由正弦定理及已知条件有=,得 sin A=, a>b,∴A>B=45°,∴A=60°或 120°.当 A=60°时,C=180°-45°-60°=75°,c===,当 A=120°时,C=180°-45°-120°=15°,c===.(2)根据正弦定理可知 a∶b∶c=sin A∶sin B∶sin C=(+1)∶(-1)∶,∴边 c 最大,即角 C 最大.设 a=(+1)k,b=(-1)k,c=k,则 cos C===-. C∈(0,π),∴C=.回顾归纳 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应用正弦定理解三角形时,有时可能出现一解、两解或无解情况,应结合图形并根据“三角形中大边对大角”来判断解的情况,作出正确取舍.►变式训练 1 (1)△ABC 中,AB=1,AC=,∠C=30°,求△ABC 的面积;(2)已知 a、b、c 是△ABC 中∠A、∠B、∠C 的对边,S 是△ABC 的面积.若 a=4,b=5,S=5,求 c 的长度.解 (1)=,∴sin B=,∴B=60°或 120°,当 B=60°时,A=90°,∴BC=2,此时,S△ABC=.当 B=120°时,A=30°,∴S△ABC=××1×sin 30°=.综上,△ABC 的面积为或.(2) S=absin C,∴sin C=,于是 C=60°或 C=120°.当 C=60°时,c2=a2+b2-2abcos C=a2+b2-ab=21,∴c=;当 C=120°时,c2=a2+b2-2abcos C=a2+b2+ab=61,∴c=.∴c 的长度为或.二、正、余弦定理在三角形中的应用例 2 在△ABC 中,a、b、c 分别是∠A、∠B、∠C 的对边长.已知 b2=ac 且 a2-c2=ac-bc.(1)求∠A 的大;(2)求的值.点拨 (1)利用 cos A=求解;(2)利用正弦定理对代数式进行转化.解 (1) b2=ac 且 a2-c2=ac-bc,∴a2-c2=b2-bc,∴b2+c2-a2=bc,∴cos A===,∴A=60°.(2)方法一 在△ABC 中,由正弦定理得:sin B=, b2=ac,∴=.∴sin B==,∴=sin A=sin 60°=.方法二 在△ABC 中,由面积公式得:bcsin A=acsin B b2=ac,∴bcsin A=b2sin B,∴=sin A=sin 60°=.回顾归纳 (1)在三角形的三角变换中,正、余弦定理及勾股定理是解题的基础.如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