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教育版语文必修 1《我很重要》备课参考1.课文解读⑴ 作者简介毕淑敏,女,祖籍山东,1952 年生于新疆,长于北京。国家一级作家,内科主治医师,心理医生。十七岁赴西藏当兵,在高原边防部队服役十一年,任卫生员、军医。后专业回北京,在北师大获得文学硕士学位,读完心理学博士课程。从事医学工作二十年后,开始专业写作。医学、文学、心理学,毕淑敏从三个不同的层面上认识人,关心人。做医生是从生理上认识人,写作中对人的认识主要是针对人的社会性去探索,而读心理学,可以使她超越以往的作为一个个体的人的经验深入人类的心理层面,更清醒、客观、系统地认识并把握人的复杂性,这其中也包括认识和把握自己。毕淑敏曾说过,散文是血写的,小说是水写的,诗歌是骨髓写的。从 1987 年发表处女作《昆仑殇》起,到《预言死亡》、《婚姻鞋》和第一部长篇小说《红处方》,毕淑敏就以其作品沉重的主题、磅礴的气势和对人生、社会的冷静理智关怀赢得广大读者。其《不会变形的金刚》获第四届百花文学奖,《女人之约》获第四届青年文学奖、第五届《小说月报》百花奖,《紫色人形》获台湾第十六届《联合报》文学首奖,《昆仑殇》获第四届昆仑文学奖,《生生不己》获当代文学奖、人民文学出版社炎黄奖,《补天石》获北京庆祝建国 40 周年文学作品奖,《预约死亡》获北京庆祝建国 45 周年文学作品奖,《素面朝天》获全国第五届报纸副刊奖。⑵ 基本解读毕淑敏的《我很重要》是一篇对个体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进行思考的,带有浓郁哲理思辨色彩的散文。“我很重要”是一个哲学的命题,作者在对这一命题进行思考和探索的过程中,以理性的分析和动人的情感,把思考和感悟演绎得淋漓尽致,充满了情感美和理趣美。文章一开始用排比的方式,一口气说了五个“我不重要”,这五个“我不重要”已经深入到社会文化的各个层面,这五个“我不重要”深深影响着社会的许多成员。从中国文化的整体和传统来看,这五个“我不重要”可谓是中国群体的、历史的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作者对这些思想是不认可的,可是她不认可这些思想的时候,她所面临的挑战是很大的,所以她说“当我说出‘我很重要’这句话的时候,颈项后面掠过一阵战栗。”“我很重要”一声呐喊,喊出了对社会僵化思想的不满,喊出了对个体生命价值的尊重。作者为什么说“我很重要”呢?在她看来,这是因为“我”是由“无数星辰日月草木山川的精华汇聚而成的”的唯一的个体, “我”是人类历史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