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教学法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的应用 英语教学需要基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将叙事教学法应用到高中英语语法教学可以体现新课改的进展趋势,将对学生语法知识的学习和语境意识的培育联系起来,更好促进他们的语法敏感度,有效激发学生学习英语语法的兴趣、制造力和想象力,促进他们语言认知水平的提升,锻炼他们的语言交际能力。 叙事教学;高中英语语法;语境 目前,叙事教学法很受关注,但是对于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到底要不要采纳叙事教学法,学者对其态度不一。有的学者认为语言是沟通的工具,语法不是语言沟通的障碍,应该更关注语言的交际功能,用传统的 3P 模式就足以讲授语法;有的则认为利用叙事教学法来讲授语法会使语法教学更有趣,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有利于培育其制造性思维。 一、叙事教学法的概念 托多罗夫最早提出叙事学,他在 1969 年发表的《十日谈语法》中写道:“这部著作属于一门尚未存在的科学,我们暂且将这门科学取名为叙事学,即关于叙事作品的科学。”[1]熊沐清教授和邓达教授结合认知科学与文学理论提出了叙事教学法[2]。叙事由叙和事组成,叙表示叙述、讲述,事表示故事;叙事即用故事的形式来讲述。将叙事法用于英语教学是一种思路或理念。老师可以依据学生原有的知识及其掌握程度和身心特点,将教学的某一内容以叙事的形式展现出来,可以营造一个真实或虚构的情景,使学生能够最大限度地投入到语言学习情境中,充分发挥语言、情感、想象、制造力等心智能力,使之在生活化或艺术化的认知活动中“习得”语言。 二、叙事教学法的英语教学模式 依据英语语言知识与技能,其叙事教学模式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改编语言材料、课文或其他语言项目[3]。具体表现为对课文背景故事的阐述,对非叙述性课文、新闻报道或采访的改写,对原故事人物关系、情节和结局的改写,对原故事人物和情节扩充。第二种:设置语境,即用叙述性的句子创设语境,在语境中学习单词、冗长复杂的句子以及语法知识点。叙事教学法是连接语境和英语语法教学的桥梁[4]。在语法教学时,不能脱离语境孤立地讲授语法。离开了语境讲授语法将会没有意义。语境的创设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语法知识的时候在头脑中呈现出一定的场景,这将有利于学生能够将不同的语法知识联系在一起。老师应该创设适合目标语法的语境,学生只有了解具体语境所表达的内容,才能在语境中主动探究语法规律并运用语法规则,内化语法知识。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