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治疗学口颜面失用:是指在非言语状态下,虽然与言语产生活动有关的肌肉自发活动仍存在,但舌、唇、喉、咽、颊肌执行自主运动困难。言语失用:是指不能执行自主运动进行发音和言语活动,是在缺乏或不能用言语肌肉的麻痹、减弱、不协调来解释的一种运动性语言障碍,或者说是一种运动程序障碍。孤独症:又称为自闭症,是一种起病于幼年时期的广泛性神经系统发育障碍性疾病,主要表现在社会交往功能障碍、语言交流困难、固定的刻板行为和局限性的兴趣。孤独症的主要临床表现语言障碍:①存在多方面的发音问题②语言理解障碍③语言表达障碍④学舌式说话交流障碍:核心症状狭隘的兴趣和重复刻板行为智力异常、感觉异常、多动和注意力分散。ABC量表为家长评定量表;CARS量表是医生评定量表。吞咽障碍解剖知识:主要结构:口腔、咽部、食管咽部:上咽:鼻后空上端至腭垂根部间的区域。中咽:上接上咽、下在舌骨高度接下咽,前在咽峡处通口腔。下咽:从会厌前段向下渐细,在环状软骨后部同食管。会厌和舌根间的缝隙称为会厌谷。从正面看,位于喉部两侧、食管通道处的会厌与甲状软骨间的浅沟称为梨状隐窝。正常人的吞咽过程:1、口腔前期:通过视觉和嗅觉感知食物,用餐具、杯子或手指将食物送至口中。2、口腔准备期:充分张口、接受食团并保持在口腔内,在口腔内感知食物,品评食团的味道与质地。在这个阶段,软腭位于舌后部以防止食物或流质流入咽部。3、口腔期:预备好的食团经过口腔向咽部推动。唇与颊肌收缩后送食团,同时舌与硬腭接触向后推动食团,驱动食团到舌根部。4、咽期:软腭上抬、关闭鼻腔、声门关闭、气道关闭防止误吸、喉穿透。会厌反折、喉上抬向前,关闭喉门。环咽肌位于食管上部,放松时食团可通过,进入食管。5、食管期:开始于食团通过环咽肌。吞咽完成的3个条件:喉头下降、气道关闭、食道关闭。吞咽反射:喉头上举、气道关闭、食道开放。有6对脑神经参与吞咽运动的过程。分别是三叉神经、面神经、舌下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吞咽障碍:是指多种原因引起的,可发生于不同部位的吞咽时咽下困难。可影响摄食及营养吸收,导致食物误吸气管导致吸入性肺炎,严重者危及生命。吞咽障碍的主要临床表现:流涎、食物在口腔内的时间长、食物残留在一侧、在口腔内很难形成食团、食物可能掉出来、反流、肺炎、呛咳等并发症:吸入性肺炎、营养不良、窒息、脱水、心理障碍等。屏气功能检查喉功能:令患者吸气后闭气,以检查声门是否能关闭、②闭气后发声:令患者随意咳嗽,若能够随意咳嗽,说明可以自己清理声门及喉前庭的食物残渣。反复唾液吞咽测试:(RSST)①被检查者原则上应采用坐姿、卧床是采用放松体位。②检查者将手指放在患者的喉结及舌骨处、让其尽量快速吞咽,喉结和舌骨随着吞咽运动,越过手指,向前上方移位再复位,确认这种上下运动,下降时刻即为完成吞咽完成时刻。③观察在39S内患者吞咽的次数和动度。注意事项:若患者口腔干燥可在舌面上注入1ML的水再进行吞咽;高龄者30s内完成3次即可。对于因意识障碍或认知障碍不能听从指令的,可在口腔和咽部进行冷按摩,观察吞咽情况和吞咽启动所需要的时间。饮水实验:让患者像平时一样喝30ml水,观察和记录饮水时间、有无呛咳等。分级判断1可一次喝完,无噎呛正常1级,5秒以内2分两次以上喝完、无噎呛可疑:1级,5秒以上完成;2级3能一次喝完但又噎呛异常:3、4、5级4分两次以上喝完,且有噎呛5常常呛住,难以全部喝完摄食—吞咽功能等级评定1.重度无法经口腔进食,完全辅助进食1、吞咽困难或无法进行,不适合吞咽训练2、误咽严重,吞咽困难或无法进行,只适合基础性吞咽训练3、条件具备时误咽检查,可进行摄食训练4、可以少量、乐趣性进食2.中度经口腔和辅助混合进食5、一部分(1-2餐)营养摄取可经口腔进行6、三餐均可经口腔摄取营养3.轻度完全口腔进食,需辅以代偿和适应等方法7、三餐均可经口腔摄取吞咽食品8、除了特别难吞咽的食物外,三餐均可经口腔摄取9、可以吞咽普通食物、但需要临床观察和指导4.正常完全口腔进食,无需代偿和适应等方法10、摄食-吞咽功能正常。VFSS(电视荧光吞咽造影检查):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