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读会读”中领悟课文内容 ——《将相和》课堂教学赏析 一、谈话,激发兴趣 1.师: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时期,秦国是最强大的一个,它总有吞掉其他国家的野心。因此,当时一些中、小国家在军事和外交方面的措施,就具有关系到国家兴亡的重大意义。今日,我们学习发生在当时的秦、赵两国之间的故事。 2.板书:将相和 3.课题中的将、相分别指谁?和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二、学习课文 第一部分 1.理解第 1 自然段。 (1)出示:战国时候,秦国最强,常常进攻别的国家。 (2)指名朗读,回答问题: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2.默读课文第 26 自然段,思考并讨论:秦王说同意拿十五座城换和氏璧,赵王为什么非常着急?蔺相如是怎样对待这个问题的? (1)学生默读,思考。 (2)讨论、沟通。 A、秦王说同意拿十五座城换和氏璧,赵王为什么十分着急? B、蔺相如是怎样应付这个问题的? 3.范读第七自然段,过渡学习 8、9 自然段(出示完璧归赵挂图) 4.仔细阅读 8、9 自然段,完成填空练习(字数不限) ()要回璧()() (1)学生看书,完成练习。 (2)沟通。 (3)根据提纲,结合挂图,用自己的话说说蔺相如完璧归赵的经过。 (4)进一步思考、讨论:从完璧归赵这件事上,你觉得蔺相如具有怎样的特点?他的这些特点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用~~画出来。 5.齐读第十自然段。 第二部分 1.指名朗读第二部分,给这部分内容加个小标题。 2.思考、讨论:渑池之会的前因、后果是什么?从渑池之会可以看出蔺相如是怎样的一个人? 3.将渑池之会这个故事分为三个层次,说说每层的意思,能归纳出小标题更好。 4.指导朗读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出示负荆请罪) 1.指导朗读第三部分。 2.思考讨论: (1)第一、二部分和第三部分有什么联系? (2)第三部分主要内容是什么? 3.沟通。 4.进一步讨论: (1)蔺相如对廉颇的傲慢无礼是怎样表现的?用~~画下来,想一想: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从中可以看出蔺相如是个怎样的人? (2)廉颇为什么要向蔺相如负荆请罪?从中可以看出廉颇是个怎样的人? 5.指导朗读第三部分。 三、总结课文,完成练习 1.三个故事的小标题各是什么?(最好能用成语归纳)学了这篇课文,你对蔺相如和廉颇这两个人有什么认识? 2.三个故事之间有什么联系? 3.课文第一段和下面三个故事有什么联系? 四、复述复荆请罪的故事 1.默读复荆请罪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