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统计工作经验材料 统计工作要“用数据说话,为决策服务”,在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同时,做好对统计数据的深度分析,更好地服务宏观决策、服务社会、服务公众,这是统计的职责所在。这些年,随着统计改革稳步推动和整体统计工作水平的提高,各级政府以及统计部门对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工作也十分重视,那么,如何做好统计基础工作,搞好统计服务?结合工作实际,从两个要点谈谈怎样做好基层统计工作。 一、多渠道提升基层统计工作地位 基层统计作为统计数据、信息编写加工的“首站”,在重大决策部署、产业结构调整、宏观经济调控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已经喊了好多年、抓了好多年,但基层统计工作的开展仍然举步维艰。据了解,县局统计业务人员到乡镇、企业调查,不仅数据难要、表难填,更苦于的是无门可投。这种种的“难”归根结底源于基层统计得不到乡镇领导的重视和社会各界的支持。统计基层基础建设还仅仅停留在改善办公条件、完善规章制度、法律规范档案管理等层面上。县级政府对基层统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统计工作的考核、统计人员待遇等方面未给予合理定位,没有从根本上提高统计工作的地位。 (一)提高认识程度,做好“大统计”文章。县统计局要树立统计“主人翁”态势,要加大向州局、县政府领导的工作汇报力度,加强与各部门的沟通协调,建立以统计部门牵头,县级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联动的大统计体系;健全统计数据评估机制,切实加强对行业及部门统计的指导,积极推动我县统计工作的深化开展。一是要建立县级统计联席会议制度,发挥统计部门在统计联席会议中的牵头作用;二是要加大统计宣传工作,主要以统计的重要性、统计法律法规及业务知识为宣传重点,宣传对象从以前的单一的统计员面对广阔干部群众、统计调查对象特别是调查对象领导干部。三是要充分发挥统计执法监督局的职责(我局现已成立统计执法监督局,人员编制还未明确,现有人员为撤消的原统计执法队,人员身份为事业人员,根据相关规定,机关事业单位的人员,本身不具有行政执法权),建立统计行政执法责任制和统计违法案件通报制,大力整治瞒报、漏报和虚报行为。大力弘扬正气,科学引导,使全社会充分认识到做好统计工作的重大意义。 (二)明确权利责任,发挥统计的考核职能。这些年,社会经济建设各项指标的完成情况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省、州县级考核指标的依据多来自基层统计机构,可见基层统计在社会经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