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复习专题试题及答案1野望【名句默写】1.树树皆秋色,。2.相顾无相识,。3.诗中描写一派秋意颇浓的山野景色的对偶句是:,。写放牧和打猎的人各自随愿而归的诗句是:,。4.诗中化用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诗句,来表现诗人百无聊赖的彷徨之情的诗句是:,。5.陶渊明《归园田居》中写道:“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本诗中与其意思相似的诗句是:,。【课内精读】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野望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1.请从“景”与“情”的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2.请写出本诗第三、四句所展现的画面。3.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请从动静和写景顺序的角度赏析中间两联。【课外阅读】一、[2017·德州]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题目。村行王禹偁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1.诗中颔联、颈联多处运用对比手法,描绘出山野美丽的景象,请具体分析。2.找出传达诗人情感的词语,并分析其变化的原因。二、[2016·滨州]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下列各题。溪居即事崔道融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3.诗人运用白描的手法,给我们展现了一幅素淡的水乡风景画,临水的村庄、虚掩的柴门、、、奔走的儿童……和谐而富有诗意。4.三、四句中“疑”“急”二字把小童的心理和形象表现得巧妙而富有情趣,请作简要分析。三、[2017·东营]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盆池①杜牧凿破苍苔地,偷他一片天。白云生镜里,明月落阶前。[注]①盆池:挖地成盆或埋盆于地,引水灌注,种养鱼类与水生花草以供观赏。5.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或思想?6.任选一个角度(如构思、写法、语言等),对该诗进行赏析。参考译文与答案详析名句默写1.山山唯落晖2.长歌怀采薇3.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4.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5.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课内精读1.颔联妙在融情于景。诗中描写了漫山遍野树叶枯黄,更兼残阳尽染的萧瑟衰败景象,景中寄寓了诗人孤独、落寞的情怀。2.层层树木和重重山岭都染上秋天的色彩,披覆着落日的余晖。3.抒发了诗人惆怅、孤寂的感情。4.颔联总写秋色,是静景、远景;颈联写牧人与猎马,是动景、近景。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课外阅读1.示例:晚籁与斜阳,动静对比,沉寂幽静;胭红与雪白,色彩对比,鲜明绚丽;群山万壑与棠梨荞麦,远近高低对比,层次分明。2.[解析]此题考查对诗中诗人情感的把握。认真研读本诗,诗句中“兴长”“惆怅”很明显地表达出了诗人的情感。“村桥原树似吾乡”一句,写诗人看到他乡景色与家乡景象相似,产生了思乡的愁绪,心情自然有了很大的变化。[答案]示例:“兴长”“惆怅”。诗人原本游兴正浓,但看到“村桥原树”极像家乡景物,便触发了对故土亲人的思念之情。3.[解析]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首先,从诗中找到诗人所描写的事物,如“篱”“船”“风”“湾”“柴门”等,再根据题干中的前后语境,在这些词前加上修饰成分,组成并列的短语。一般来说,所加的修饰成分为两个字,多为形容词或动词。[答案]疏落的篱笆流动的溪水轻柔的春风漂荡的小船(写出两个即可)4.[解析]此题考查对重点词语的赏析能力。词语的表达效果,可结合诗歌内容及儿童的年龄特点来分析。“疑”“急”,应从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并结合整首诗,将儿童当时的心理展现出来。同时,还可从写法特点上,如选择捕捉了怎样的镜头等角度来分析。[答案]诗人用“疑”“急”二字,把儿童那种好奇、兴奋、急切的心理状态描绘得惟妙惟肖、十分传神。诗人捕捉住这一刹那间极富情趣的小镜头,成功地刻画了一个天真可爱的农村儿童形象。5.[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的理解与归纳能力。“凿破苍苔地”写苍苔满地,绿色满眼,凸现诗人所居环境之幽雅,写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