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的九段棋谱“无为“不是不为,而是不妄为、不乱为,顺应客观态势、尊重自然规律。就企业文化而言,提倡“无为”,就是以心治心、以利言利、尽人之性,是企业文化的最高境界。 企业文化的九段棋谱 “无为”思想是《道德经》的精髓,也是道家学说提供给我们的为人、处世、办企业,乃至治国、兴邦、治世的一个基本原则。老子的“无为”不是不为,而是不妄为、顺应客观态势、尊重自然规律。就企业文化而言,提倡“无为”就是以心治心、以利言利、尽人之性,是企业文化的最高境界。 蒙牛公司的人心经营给我们很多启示:当企业发展到一个阶段,队伍庞大了,地盘扩大了,靠什么凝聚人?有人说利益,有人说老板的人格魅力,众说纷纭。如何把庞大的队伍团结好,调度好,发挥每个人的潜能和群体优势?或者说,如何把组织的人上升为人的组织?充分发挥人与组织的整体功效?因为组织是由人组成的,人是由思想支配的。美国管理大师加利哈默把企业经营干脆分为三个层面:一是“人手”的经营;二是“人脑”的经营;三是“人心”的经营。因此,如何引导人的思想,就成为摆在我们大小企业老总面前一个十分迫切的问题。我们企业的老总很值得研究这个问题,以稳定人心,壮大队伍,发展事业。 一切壮无过心 《封神演义》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商纣王挖了比干的心以后,比干没有死。他骑马出了城,看到一个卖空心菜的人,便问:“菜没有心还能活吗?”那人回答道:“当然能。”他问:“人没有心呢?”那人说:“人没有心怎么能活呢?”比干一听,从马上摔下来死掉了。 这告诉我们,人没有心就会死。这里说的“心”,指的是心脏,是生理器官。我们要讲的心,指的是人的思想思维活动。它是人的行动的司令部、总指挥。 古人说:“得人心者得天下。”三十六计“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古今中外的政治家、军事家,无不把得人心作为制胜之道。蔡锷编选的《曾胡治兵语录》,共十二章,前十章讲的都是思想和政治,把思想和政治当作建军的根本。曾国藩和胡林翼作为封建统治者的帮凶,如此重视人心工作,值得深思。美国军队中配有牧师,共产党的军队配有政治指导员、教导员,都是为了作人的工作。毛泽东说:“欲动天下者,先动天下之心。”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有组织部、宣传部,后来加了统战部。这三个部,主要都是作人工作,只不过组织部侧重干部的考察与选用。可以说,共产党的胜利,就是人心经营的胜利。就连佛教,也十分重视心的作用。《华严经》中有一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