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的蚊帐阅读答案 姥姥的蚊帐阅读答案阅读,是人们最基本的学习活动。如何快速把握文章内容,提高理解率,从而提高语文阅读能力,需要在反复完成阅读习题中积累和磨练。今日我给大家分享的是姥姥的蚊帐阅读答案,信任同学们完成之后,阅读能力会很快得到提高! 姥姥的蚊帐 1962 年,我妈第一次走出小乡村,背着被褥卷,搭汽车、转火车,从河南出发去武汉上大学。半个月之后,她写信给我姥姥:同学们都有蚊帐,我没有。姥姥回信:蚊帐是什么? 我妈详详细细写给姥姥:蚊帐是一种很稀很稀的棉布,和床一样长一样宽,高度比两张床之间的距离多一些。 没画图吗?蚊帐有一面是要开门的,不画图怎么说得清?已经荣升为姥姥的我妈,戴着老花镜在飞针走线改造购物袋,口气里有小小的得意:当然说得清。姥姥可不是你,比你明白多了。 就这样,那年新棉花下季的时候,姥姥纺线,织很稀很稀的棉布,裁剪、缝纫。暑假结束,我妈再上学的时候,行李里有她小小的自矜:她,也有蚊帐了。我和姥姥的蚊帐扯上关系,是 30 年后的事。那几年,我家三姐妹相继考上大学,三度治装,是笔很不小的开销,到了我,一切因陋就简。搪瓷脸盆是掉漆的,枕巾其实就是毛巾,还有这一床蚊帐,我妈给我的时候千叮万嘱:这是我上大学时姥姥给我做的,你爱惜着点儿。 我接受它,像五四文青娶指腹为婚的童养媳,打心眼儿里就不想要。它小,和单人铁架床严丝合缝着,原来就狭小的床铺,给这么密不透风地一笼,我恰如被抢亲的祥林嫂,五花大绑在花轿里,轿门一开,人就倒出来;它孔眼大,疏疏落落像蒸馒头用的笼屉布,充满了只防大蚊不防细虻的君子作风;最重要的是,它太旧了,土布已经灰得发黑。它在我头顶上,穹庐似天,阴阴欲雨。全寝室女生的蚊帐都洁白如雪,只有我的毫不客气地给大家抹黑。 有一次,一个外班女生来寝室逛,我听见她向人打探:那是谁的床?看着好脏。 脏?我很生气,却没法向人解释:它不是脏,只是积了太多水洗不净的历史尘埃,是故纸堆、旧窖藏、米烂陈仓的色调。 它很快就裂了大口子,大概是被我一屁股坐上去了,布质已朽,经不住我的体重。我带回家给我妈过了目:确实不堪用了。于是,弃之。 直到现在,我才意识到,我抛掉了这世上最后一件沾有姥姥手泽的事物。 上大学是不是非得有一床蚊帐?我妈当年的行为,算不算虚荣心作祟?我猜姥姥没想那些,她的想法很简单:我们没有,这不丢人,人家有,我妮(女儿)也可以有。 输人不能输阵,在她能掌控的世界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