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太极养生更是一种修行!*导读:一、道家养生文化符号中国传统的太极拳,是道教文化的一种符号和象征。太极拳产生于道教,用拳术的形式完美阐释着醇厚的道教文化,是*一、道家养生文化符号中国传统的太极拳,是道教文化的一种符号和象征。太极拳产生于道教,用拳术的形式完美阐释着醇厚的道教文化,是结合阴阳五行变化、中医经络学,以及中国古代养生的导引术和吐纳术,综合而成的内外兼修的内家拳术。从名称上来说,太极是道教思想中的万物本源。《道德经》里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按照道教的理解,其中的道就是无极,而一是太极,二即是阴阳。太极出现于阴阳未分的混沌时期(无极)之后,而后才形成万物的本源。太极是道教宇宙论、修行理论的基本概念。可是,这种抽象的理论对于修道者来说是深邃奥妙、不易理解的,于是古代先贤创立了各种形式,让大家能够借此途径逐步体会太极的奥秘。如著名的太极图案,就直观地将阴阳的关系表达出来,让人一目了然。太极拳也是如此,它通过拳术的形式阐释道的内涵。太极拳的创立源自于道教的丹道。元末明初,道士张三丰在武第 2 页当山隐形潜修,其间创立了一套完整的太极丹道体系,太极拳是其中的动功,也就是将意念、呼吸、肢体运动结合起来,以调身导引为主,外动内静、动中求静。所以,太极拳最初就是道教修行者的修道方式。*二、太极养生-入静静主要指精神上的清净,以及形体活动处于相对安静状态。《庄子有宥》说:必静必清,无劳汝形,无摇汝精,乃可以长生。《医述.医学溯源.养生》说:欲延生者,心神宜恬静而无燥扰。《素问.痹论》说:静则神藏,燥则消亡。老子说圣人之道,为而不争,道法自然,返朴归婴,归根曰静,静曰复命。这都说明人应该保持精神上的安定舒畅,心境的平和宁静。只有心静方能气清,气清方能神凝方能心定,如此深藏而不枉耗,才有助于身心健康。以静养生即保持精神状态的宁静祥和,这是中国传统养生学的根本指导思想。老子说:致虚极,守静笃、清净为天下正。《皇人体入静后,通过身体内部调节,影响身体各系统功能,进而起到防治疾病,强身健体作用。一般人说道静功,便会想到屈膝盘腿而坐,认为这是静功基本姿势。真正静功不拘坐卧,只要身心放松,心无杂念,进入完全安静状态,自然会健康长寿。现代科学证明静功练习不仅对一般的精神紧张、焦虑等有显著疗效,而且也适用于各种身心疾病预防和康复。当人身心都入静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