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语文《我们知道》教案 1、 识字 5 个,写字 6 个,了解词语“颤抖”的意思。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体会诗的意境,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 培育学生的观察能力,续写小诗。 教学课时: 3 课时 教学准备: 课前请综合课老师指导孩子制作风筝、风车等。 第一课时 一、你们在生活中看见过风吗?风看不见,摸不着,你怎么知道风来了? (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变抽象的为具体。) 二、叶圣陶老爷爷有一首写风的小诗,让我们来看看他是怎么写的。 (出示多媒体课件:71 页诗全文和图画)无音节 配上音乐,老师朗读全部。 三、识字教学 同学们喜爱这首诗吗?让我们翻开课本,自由朗读,把句子读通顺。 (1)初读课文,你有什么学习生字的方面要提醒大家。 (孩子自由汇报,有的是读音要注意翘舌读准,有的是怎么记住字型的。老师把它们写在黑板上,加强记忆。 (2)“微”字比较复杂,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微”:又人旁像两个人,他们去爬山,要到山顶时坐在一块大石头上休息,这时一阵微风吹来,很舒适。 (3) 现在咱们把生词请回课文中,一块儿来读读这首小诗。 (发挥主动性,自己学生词。抓信难点,识记“微”字,使识字教学更有实效性,既提高了学生自学能力,又节约了时间。) 四、整体感知 1、 刚才咱们读了这首小诗,谁能说说诗中到底写“我们知道”了什么? 2、 我们是怎样知道的?请孩子们迅速拿出铅笔,勾出相应的句子来。 3、 勾完了吗?请对比大屏幕检查一下。 4、 合作朗读:我读前面没看见风的句子,你们读后面怎么知道风来了的句子。 5、 虽然风看不见摸不着,但是我们看见树叶轻轻颤抖、林木微微点头,河水泛起波纹时,就知道风来了,这时的风怎么样呢? 第二课时 一、自由朗读,把小诗读通读顺。 二、精读品悟 多么舒适的风啊,像妈妈的小手抚摸着我们的`脸。你最喜爱三节小诗中的哪一小节的内容,美美地读一读,谈谈你的感受、自由汇报 1、我喜爱第一处的风。 (1)说说为什么?你就是微风中颤抖的小树叶,能比比动作吗?理解颤抖。 (2)假如我们就是那一片片颤抖的树叶,金色的阳光洒在向上,我们轻轻地摆。小树叶们,此时你最想做什么?你最想说什么呢? (3)老师小结:无论是什么样的小树叶,我们都喜爱。谁来把自己的体会通过读体现出来。生读互相评价。 2、除了第一节的微风,你还喜爱哪一节的? a.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