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研活动记录 小学教研活动记录 精选 30 篇 小学教研活动记录(1): 时间:20XX 年 12 月 16 日 地点:大办公室 出席:全体老师 主题: 记录人:某某某 主要资料:评课校长《探究与发现(一)》 一、校长自评: 1、课件做得不错 2、对教材有些改善 二、其他老师评课: 优点: 1、由易到难,能根据学生发言进行引导。注意反馈,总结归纳方法很好。 2、练习设计有深度,有拓展性。 3、所安排小组讨论很有必要。 4、改变教材较为恰当。 5、目的明确,思路清楚。练习都有针对性。 不足: 1、学生表达有疏漏。 2、新课太快。练习多,方法多,怎样归纳总结就应当再思考思考。 3、练一练能否让学生打开书做一做。合理利用课本。 4、寻找更简捷的方法的时候,对于学生的错误,老师最好能举例说明。 教研组长评价: 1、不一样的学生得到不一样的进展,不用一把尺子衡量学生。一节课的设计要以学生为本。 2、趣味的引入:游戏,能激发兴趣。 较为严密的推理:猜想---验证---应用 3、整个设计比较精当。 4、练习形式多样,题型多样化。 5、上课的节奏要再慢些,提问后要停顿几秒,让学生思考。[由整理] 小学教研活动记录(2): 时间:20XX 年 10 月 23 日 地点:学校会议室 参加人:低年级语文组全体老师 活动资料:课堂教学、老师专业进展、教学质量大家谈活动 活动过程: 1.老师谈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置 “今日上课真没劲,提的问题都没有人举手回答。” “回家大概也没好好预习,问题提出来,都不明白到哪里去找。” “是的,上课的时候就那么几个好学生能配合,其他人叫起来,一句话也没的。” “仅有学生字的时候喧闹一点,拼拼读读,分析字形,找朋友组词,他们喜爱的。” “我们班也是,尤其是课文学完以后的说话训练,要么没人说,要么一个人说了什么,后面的人再把他的话重复几遍。” …… 在办公室,常常能听到类似这样的“沟通”。近几年来,我一向任教于小学低年级(一、二年级),自我的课堂上也常常出现这种时而喧闹,时而冷清的现象:学生字时异常喧闹,“老师,我!我!”有几个所谓的后进生一旦遇到学生字的环节,就异常激动,边举手边叫着,仿佛错过了这次机会,就再也没机会站起来回答问题了似的。可是在学习课文环节中,遇到“怎样样”、“为什么”的问题时,教室里立即鸦雀无声,即使我微笑着鼓舞那些所谓的好学生,他们也会为难地皱皱眉,摇摇头。问题究竟出在哪儿呢是学生预习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