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景观社会理论的局限性 世界不再是传统马克思意义上的实物商品堆积,而是一个表象存在,表象掩盖了实物,景观遮掩了本质。因此,德波把景观定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运行机制和权力,是资产阶级实施统治的一种机构。但不同于传统资本主义的外在强制手段,而是通过景观性演出,潜移默化把自己的价值观输送到观看者意识中,让观看者在无意识中被动地接受景观性演出的价值观和批判性,这实际上是一种更深层次的奴役与控制。根据马尔库塞的观点,人是具有“否定向度”的,即人具有独立的选择性和批判性,但处在景观控制中的人“简直被期望一无所知,一文不值,那种总是凝视着观察下一步将要发生什么的人从来不行动,这肯定是观众的情形”[3](P87)。个体被消解了抵抗和批判否定性,而只能单向度地默从,变成波德里亚意义上社会生活中“沉默的大多数”。例如,当下电视以及很多户外汽车广告中,最常见的景观是:灿烂阳光下,银色 BMW 无声驶入,停在一幢罗马式古典风格的豪华别墅院落前,一身西装革履的年轻帅哥打开车门。随后白色飘逸风衣的高挑长发美女带着一双天使般的儿女下车,幸福地迈进大门,里面是灯红酒绿,觥筹交错的上流聚会。广告中的男女通常是为大众所熟悉的明星,他们的生活也成了资本主义时代成功人士的样板。通过广告,景观社会把自己的价值观成功地灌输给大众,明星的光鲜生活成了很多普通大众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对未来成功的美好生活的一种幻象。在这种虚假的幻象中,人们被其背后的资本消费深深地控制和催眠,陷入无法挣脱的深渊。可见,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景观性演出,实际上是一种被资本制造和控制的幻象。而人们却意识不到背后隐藏着的意识形态及经济利益,反而在无意识中接受了景观的价值观念,失去了政治批判能力,变成了资本主义默从的奴隶。因此,德波认为,相较于传统资本主义社会外在的强力专制,景观社会不干预的隐形控制才是最深刻的奴役,景观所起的重要作用就是把这奴役与控制去政治化,它把资本对个体的殖民内化为个体在景观面前的自我殖民,我们应该反对的,恰恰是这种看不见的奴役。 抵抗途径:让日常生活成为艺术 正是因为后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个体对景观这种看不见的奴役不但不觉察,反而内化为个体的自我殖民,从内心艳羡景观所建构起来的生活方式,并逐渐接收甚至主动去追求景观所塑造的生活幻象,所以,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传统马克思认为决定经济结构的决定性因素是物质生产,在景观资本主义社会中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