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年江苏省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复习导学案——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一、考试说明——有的放矢测试内容测 试 要 求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了解人地关系思想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特点环境问题了解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结合实例,说明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可持续发展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了解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认识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个人应具备的态度和责任二、考点知识梳理——积聚能量,蓄势待发考点一、了解人地关系思想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特点人类文明时期特点人地关系思想人地关系采集、渔猎文明时期崇拜自然 人类与环境保持一种原始的平衡关系,环境问题没有威胁人类本身。人地关系基本协调。农业文明时期改造自然 人类与环境的对抗性明显增强,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工业文明时期征服自然人地关系全面呈现不协调,人地矛盾迅速激化,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逐渐从局部扩展到全球。信息时代(20世纪 70 年代以来)谋求人地协调 可持续发展思想逐步完善,得到公认。考点二、环境问题1、了解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当今世界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 (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海洋污染、放射性污染、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和臭氧的破坏)和 (包括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壤盐碱化、资源的枯竭、生物物种的减少)两大类。城市地区主要表现为 ,乡村地区主要表现为 。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较发达地区严重(其原因是:环境承受发展和人口的双重压力;经济、技术水平落后;发达国家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2、结合实例,说明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① 人口压力:世界人口的迅猛增长,主要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人口增长过快,对物质资料的需求的增长超出环境供给资源和净化废物的能力,进而出现种种资源和环境问题。② 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人口的持续增长和经济迅速发展超过了自然资源补给、再生和增殖的周期,加剧了资源的耗竭速度;掠夺式开发导致生态系统的破坏,自然生产力下降导致恶性循环。如盲目扩大耕地面积、毁林开荒、过度放牧等。③ 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传统发展模式只关注经济本身,目标是产值和利润的增长,甚至损害环境效益以追求经济效益。先污染后治理,实质没有充分考虑污染给整个社会造成的实际代价,生活质量并不与经济效益成正比。考点三、可持续发展1、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1)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2)可持续发展内涵概括为: 的持续发展(是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