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11年高中语文 3.13《春之声》教案 粤教版必修3

2011年高中语文 3.13《春之声》教案 粤教版必修3_第1页
1/4
2011年高中语文 3.13《春之声》教案 粤教版必修3_第2页
2/4
2011年高中语文 3.13《春之声》教案 粤教版必修3_第3页
3/4
《春之声》教案【目标】体会本文放射性的结构特点;品味“把平淡的事物表述得饶有趣味”的语言特色。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文中表现出的新旧冲突、社会转变的鲜明的时代特点。【重点、难点】体会本文放射性的结构特点;品味“把平淡的事物表述得饶有趣味”的语言特色。结合意识流小说的特点,体会本文放射性的结构特点。 【课时安排】1 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 上节课学习诗化小说《荷花淀》,我们了解到并非每篇小说都可以按照写实小说的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去品读…… 二、作者和写作背景简介 三、基本解读 王蒙被称为 " 最新文艺思潮的代表作家 " 。《春之声》是王蒙借鉴 " 意识流 " 创作手法的代表作。 1 、什么叫意识流、意识流小说 小说中的意识流,就是以人物的意识活动为结构中心,围绕人物表面看来似乎是随机产生,且逻辑松散的意识中心,将人物的观察、回忆、联想的全部场景与人物的感觉、思想、情绪、愿望等,交织叠合在一起加以展示,以 " 原样 " 准确地描摹人物的意识流动过程。 2 、意识流小说的特点 常常是以当时正在进行的事件为中心,通过触发物的引发,人的意识活动不断地向四面八方发射又收回,经过不断循环往复,形成一种枝蔓式的立体结构。在意识流小说中表现人物心理活动的最常用、最重要的技巧主要包括内心独白、自由联想、蒙太奇、时空跳跃、旁白等。(意识流小说中的蒙太奇的运用指的是作者把不同时间和空间的事件和场景组合拼凑在一起。) 以《春之声》的第一、二段为例理解 " 自由联想 " 的运用: 明确:车身颠抖→人们摇晃→童年的摇篮→躺在故乡小河水面上摇晃→故乡和故乡的父母 -- 火车的噪音→歌曲乐音→广州风铃的清音→美国的抽象派音乐→杨子荣的咏叹调→京剧锣鼓的噪音→火车的噪音 3 、把握《春之声》的结构和主题 ( 1 )结构:《春之声》摒弃了传统小说的叙述模式,运用了以人物为中心的放射状结构。出国考察归来的工程物理学家岳之峰在春节回乡途中,身处闷罐车厢, " 意识 " 流动。 小说不重塑造人物性格,不重故事情节叙述,不按正常时空顺序。他借鉴了西方的 " 意识流 " 手法,但又不是西方纯粹的 " 意识流 " 。小说采用的 " 放射性 " 结构有一个端点,就是坐在闷罐车厢这一特殊环境中主人公的心灵世界。小说主要写时空切换中,外界世界作用于主人公内心所引起的联想和心理状态,采撷特定时段的人文景观 , 语言结构独特 , 意象鲜...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11年高中语文 3.13《春之声》教案 粤教版必修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