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11年高中语文 4.19《报任安书》学案 粤教版必修5

2011年高中语文 4.19《报任安书》学案 粤教版必修5_第1页
1/7
2011年高中语文 4.19《报任安书》学案 粤教版必修5_第2页
2/7
2011年高中语文 4.19《报任安书》学案 粤教版必修5_第3页
3/7
报任安书 自主预习篇 【语文百花苑】 涉 江 屈原 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被明月兮珮宝璐。世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弛而不顾。驾青虬兮骖白螭,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 …… 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处乎山中。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接舆髡首兮,桑扈臝行。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伍子逢殃兮,比干菹醢。与前世而皆然兮,吾又何怨乎今之人!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 <赏析> 《涉江》着重记述了诗人被放逐的历程和心情。从诗中,我们可以具体了解到诗人这次被放逐的地区和所行的路线。从具体的描写中,可以看到诗人所到达的流放地区十分僻远、荒凉。作者的处境十分悲惨。但作品所表现出的矢志不渝、坚持理想的精神感人肺腑,动人心魄。《涉江》真实地反映了诗人被放逐的经历,处境和悲愤苦闷的情怀。诗人所抒发的感情,或为对高远理想的向往与憧憬,或因对理想的无法实现而悲愤,或对郢都的眷恋,或因独处深山而感叹哀伤,或为引古代志士忠臣以自况,或为对奸佞小人的谴责,或为对坚持正道的严正申明,充满了强烈的爱国感情,具有感人肺腑 【文本链接】 1.走近作者 司马迁(约公元前 145──前 90 年),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人。他 10 岁开始读古书,学习十分认真,遇到疑难问题,总是反复思考,直到弄明白为止。20 岁那年,司马迁从长安出发,到各地游历。后来回到长安,做了郎中。郎中守卫宫殿门户,管理车骑,随从皇帝出行。他几次同汉武帝出外巡游,到过很多地方。35 岁那年,汉武帝派他出使云南、四川、贵州等地。他了解到那里的一些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他父亲司马谈死后,公元前 108 年(元封三年),司马迁接替做了太史令。公元前 104 年(太初元年),与天文学家唐都等人共订“太初历”。同年,开始动手编《史记》。公元前 99 年(天汉二年),李陵出击匈奴,兵败投降,汉武帝大怒。司马迁为李陵辩护,触怒了汉武帝,被捕下狱,做了中书令。他按照汉朝法令的规定出钱赎罪,受了“腐刑”。公元前 96 年(太始元年)获赦出狱,做了中书令,掌握皇帝的文书机要。他发愤著书,全力写作《史记》,大约在 55 岁那年最后完成了全书的撰写和修改工作。除《史记》外,司马迁还作赋 8 篇,均已散失,唯《艺文类聚》卷 30 引征《悲士不遇赋》的片段。又作《报任安书》,记述他下狱受刑...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11年高中语文 4.19《报任安书》学案 粤教版必修5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